祁山的风,裹挟着未散的硝烟与悲怆,吹过素白未撤的营盘。号角低沉,战鼓暂歇,班师回朝的队伍如同一条沉默的玄色巨龙,蜿蜒在崎岖的蜀道上。沉重的灵车被最精锐的士卒护卫在核心,覆盖着象征王爵的玄色旌旗(追封忠武王),张飞的英灵踏上了归葬故土的最后一程。另一辆车上,王平依旧在昏迷与高热的边缘挣扎,军医寸步不离。
然而,在这弥漫全军的巨大哀伤之下,一股被刘禅以帝王断发、血誓复仇所点燃的、压抑而炽热的火焰,正在无声地燃烧、蔓延。悲愤,正被强行锻造成复仇的利刃。
班师队伍抵达汉中时,已是深秋。汉水呜咽,两岸山色苍黄。刘禅并未直接入城,而是下令全军在定军山下开阔的校场集结。这里,曾是先帝刘备奠定蜀汉基业、阵斩夏侯渊的荣耀之地,如今,却要见证一场在惨败与血泪中孕育的新生。
校场之上,肃穆无声。数万将士披甲执锐,队列森严。素白的臂带尚未除去,与冰冷的甲胄形成刺目的对比。悲伤刻在每一张饱经风霜的脸上,但更多的,是一种被强行压抑、亟待爆发的力量。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校场中央那座临时搭建、却庄严肃穆的高台之上。
高台两侧,矗立着两座巨大的衣冠冢。一座由巨大的玄铁残片和断裂的蛇矛铸造,象征着刚刚陨落的“忠武王·桓侯”张飞;另一座则由一杆折断的白蜡杆长枪和一套洗得发白、沾染着陈年血迹的旧甲堆砌,象征着早已逝去的“顺平侯”赵云。两座衣冠冢如同沉默的巨人,守护着高台,也守护着这支浴血重生的军队的魂灵。
秋风卷起枯叶,打着旋儿,掠过冰冷的甲胄,吹动着高台中央那面巨大的、玄底金龙的“汉”字大纛。刘禅的身影出现在高台之上。他依旧未戴冠冕,披散着黑发,额前几缕发丝被风吹动,拂过那双沉静如渊、深处却燃烧着冰冷火焰的眼眸。一身玄色龙袍,腰间悬挂着那柄象征杀伐与誓言的戒渊剑。他的身姿挺拔如松,仿佛将整个祁山的悲怆与汉中的苍茫都背负在肩上,散发出一种令人心悸的沉重威压。
诸葛亮落后半步,侍立一旁。他换上了一身相对整洁的深色官袍,但脸上的疲惫与眼中的沉痛依旧挥之不去。然而,当他的目光落在刘禅披散的黑发上时,那沉痛深处,便涌动起一种近乎燃烧的忠诚与坚定。蒋琬、费祎、姜维、关兴、张苞等文武重臣肃立台下前排,神情肃穆。
刘禅的目光缓缓扫过台下黑压压的、沉默如铁的军阵,扫过那两座无声诉说着牺牲与忠诚的衣冠冢。他没有立刻说话,只是静静地站着,让那份沉重如山岳的寂静,压在校场每一个人的心头,让那复仇的火焰在沉默中积蓄力量。
终于,他开口了。声音并不洪亮,却清晰地穿透了呼啸的秋风,如同冰冷的铁器摩擦,带着一种穿透灵魂的力量:
“将士们。”
简单的三个字,让数万人的军阵如同被无形的力量拨动,发出轻微而整齐的甲叶摩擦声,所有人的脊梁下意识地挺得更直。
“祁山的风,吹来了桓侯的忠魂,也吹来了子龙将军的遗志。”刘禅的声音低沉而缓慢,如同在追忆,更是在铭刻,“他们倒下了,倒在冲锋的路上,倒在守护水源的阵前。他们的血,染红了街亭的山石,也染红了…朕的发!” 他猛地抬手,指向自己披散的黑发,那动作带着一种锥心的痛楚和决绝的愤怒!
“此发!是朕的耻辱!是朕未能亲临前阵、未能阻止奸佞、未能与忠勇将士并肩血战的耻辱烙印!”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如同惊雷炸响,带着一种玉石俱焚般的意志:
“但此发!更是朕的誓言!是朕对桓侯!对子龙将军!对街亭、对祁山、对历次北伐中所有为大汉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英魂,所立下的血誓!”
“此仇不雪!此发!永!不!加!冠!”
“永不加冠!”四个字,如同带着血的咆哮,在定军山空旷的校场上空回荡!数万将士的呼吸瞬间变得粗重,眼中的悲戚被熊熊燃烧的怒火取代!关兴、张苞双目赤红,牙齿咬得咯咯作响!姜维紧握剑柄,指节发白!
刘禅猛地拔出腰间的戒渊剑!
“锵——!”
龙吟般的剑鸣直冲云霄!冰冷的剑锋在秋日的阳光下,反射出刺骨的寒芒!剑身上那几道暗红色的血痕(张飞、赵云之血),此刻显得格外刺眼!
“此剑!”刘禅将戒渊剑高高举起,剑锋直指北方苍茫的天空,声音如同金戈交鸣,带着无边的杀意与帝王的威严:
“曾随赵子龙将军七进七出长坂坡!曾饮夏侯渊之血于定军山下!如今,更染桓侯忠烈之血!”
“它渴!它渴望着仇敌之血!渴望着伪魏疆土!渴望着…洗刷我大汉的耻辱!”
剑锋在空中划过一个冰冷的弧度,最终指向校场之下,指向那支沉默而燃烧的军队:
“然!一柄剑,纵是神兵,亦难破千军!一人之勇,纵是霸王,难挽倾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朕的阿斗不可能这么英明!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朕的阿斗不可能这么英明!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