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兴二年春,灌县,龙渊渠首。
新立的“龙渊渠碑”巍然矗立,通体由上等的青城山青石雕琢而成,高逾丈二,宽五尺,厚尺余,在初春的阳光下泛着冷峻而庄重的光泽。碑身正面,由当世书法名家以雄浑的隶书,镌刻着龙飞凤舞的“龙渊渠”三个大字,下方则是详述修渠始末、颂扬朝廷功绩、铭记万民辛劳以及盛赞“龙骨水车”之神效的正文。碑文辞藻华美,气势磅礴,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蜀汉未来的信心与对天子圣德的赞颂。
然而,此刻所有人的目光,并未聚焦在碑文正面的煌煌功绩上,而是带着一种复杂难言的情绪,投向了石碑的背面,以及那个跪在碑前、形容枯槁、手持錾凿的老者——谯周。
自那日在鱼嘴堤坝上被刘禅以“刻碑底”相胁,谯周便被龙渊卫严密看管在灌县驿馆一间简陋的斗室中,日夜赶工撰写碑文。他心中郁积的屈辱、愤懑和不甘如同毒火灼烧,却又在刘禅那冷酷无情的威胁下不敢有丝毫表露。最终呈上的碑文草稿,辞藻华丽,极尽颂扬之能事,将龙渊渠之功捧到了“功追大禹,泽被千秋”的高度,字面上挑不出一丝错处。刘禅览毕,只淡淡批了“尚可”二字,便命其亲自监督工匠,将碑文镌刻于碑阴。
此刻,便是最后的验收与刻名落款之时。
渠首空地上,旌旗微扬。刘禅端坐于临时搭建的观礼台上,玄色常服衬得他面如冠玉,眼神沉静如水。诸葛亮、蒋琬、费祎、杨洪、王平等重臣肃立两侧。益州本土派中一些有头有脸的耆老、名士也被“邀请”前来观礼,其中不乏与谯周交好或暗中同情其“天命论”者。他们看着跪在冰冷石碑前的谯周,神色各异,有怜悯,有兔死狐悲,也有难以掩饰的幸灾乐祸。气氛凝重得如同铅块。
工匠早已退下。谯周的任务,是在碑阴正文的末尾,刻上撰文者“罪民谯周谨撰”及日期。这本是一个简单的流程,然而,就在他颤抖着双手,用錾子小心翼翼地在青石上刻下“罪民谯周”四个蝇头小楷时,异变陡生!
“咔嚓!”
一声极其轻微、却清晰可闻的碎裂声,从石碑靠近底座的某个不起眼的角落传来!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被吸引过去。
只见那里,原本平整光滑的青石表面,竟裂开了一道细微的、不足寸许的缝隙!缝隙边缘,隐约露出一点与周围石质不同的、略显灰白的石芯!这显然是石材本身的一处微小瑕疵,在镌刻过程中,或因应力变化,或因前几日春雨浸润,此刻竟意外地崩裂开来!
这本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意外。
然而,跪在碑前的谯周,在听到那声碎裂时,身体却猛地一僵!他那双浑浊的老眼死死盯着那道微小的裂缝,眼中瞬间爆发出一种近乎疯狂的、混合着绝望与最后一丝不甘的光芒!一个极其大胆、极其恶毒、也极其隐秘的念头,如同毒蛇般瞬间攫住了他!
趁着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那裂缝吸引的刹那,谯周用尽全身的力气,借着俯身刻字的姿势,将手中的小号錾凿猛地刺向那道裂缝的边缘!他的动作快如闪电,又借着身体的遮挡,极其隐蔽!錾尖并非雕刻,而是以一种近乎破坏的方式,狠狠地在裂缝旁边的完好青石上,极其快速地凿刻了四个笔画极简、字形扭曲、深嵌入石芯的小字——
“劳民伤财”!
这四个字,位置刁钻(紧邻天然裂缝,极易被忽略或误认为是裂缝延伸),字形扭曲,大小如同蚊蚋,混杂在石碑底部的粗糙肌理中,若非刻意寻找,几乎不可能发现!这简直是他毕生“春秋笔法”的巅峰之作!是他对刘禅,对朝廷,对他所信奉的“天命”被无情践踏的最后、最隐秘的反击!他要将自己对这浩大工程的真实看法,如同诅咒般,深深烙印在这象征着蜀汉新生的石碑上,让它在未来的岁月里,无声地嘲讽着今日的“丰功伟绩”!
刻完最后一笔,谯周几乎虚脱,汗水浸透了旧儒袍。他强作镇定,颤抖着刻完了“谨撰”二字和日期,然后如同耗尽了所有力气般,瘫软在地,大口喘息,心中却涌起一种扭曲的快意。
“禀…禀陛下,碑文…碑文已…已刻毕。”谯周的声音嘶哑颤抖。
刘禅的目光从始至终都未曾离开过谯周,将他那一瞬间的僵硬、疯狂和刻字时细微的动作尽收眼底。他嘴角勾起一丝若有若无的、冰冷笑意。
“哦?刻完了?”刘禅缓缓起身,步下观礼台,走向石碑。诸葛亮等人紧随其后。
众人围拢在石碑前,目光扫过碑阴那洋洋洒洒的颂圣之文,最终落在末尾“罪民谯周谨撰”几个小字上。益州派的一些人暗自叹息,觉得谯周终究还是屈服了。
刘禅却没有看那落款,他的目光如同最精密的探针,缓缓扫过石碑的每一寸表面,尤其是底部和靠近那道天然裂缝的区域。他的手指,轻轻拂过冰冷的石面。
突然,他的手指在裂缝边缘、那处被谯周恶意凿刻的地方停了下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朕的阿斗不可能这么英明!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朕的阿斗不可能这么英明!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