秭归城破后的喧嚣与血腥,如同被一只无形巨手扼住了咽喉,在令人窒息的短暂死寂后,骤然被一种更深沉、更粘稠的暗流取代。胜利的狂欢迅速冷却,被一种山雨欲来的沉重所替代。蜀军主力并未在秭归停留,复仇的烈焰驱使着他们,如同被无形鞭子抽打的兽群,沿着长江南岸的崎岖山道,向着下一个目标——猇亭——滚滚推进。
张飞的身影消失了。自那夜船舱中咆哮而去,他便将自己彻底投入了最前线狂暴的进攻浪潮中。他不再出现在刘禅的视野里,仿佛刻意回避着那双能洞穿他灵魂的眼睛。唯有战场上不时传来的、属于他那标志性的雷霆怒吼和蛇矛带起的腥风血雨,证明着这位“万人敌”的存在,以及他心中那团被“徐州”二字短暂压制、却从未熄灭、反而在沉默中愈燃愈烈的复仇之火。
刘禅的病情在秭归短暂的休整中并未好转。风寒入骨,脾胃虚弱,加上秭归城下那场惊心动魄的刺激,让他持续低烧,精神萎靡。他被安置在一架特制的、铺着厚厚软垫的马车里,由赵云亲自率领最精锐的白毦兵护卫着,跟随在中军之后。车轮碾过被无数军靴踏得泥泞不堪的山路,每一次颠簸都像钝刀子割肉,牵扯着额角的伤口,搅动着翻腾的胃腑。他大部分时间都昏昏沉沉,裹在厚厚的裘毯里,只有偶尔清醒的片刻,会透过马车小小的窗口,望向外面。
目光所及,是连绵不绝、如同蚁群般蠕动的蜀军队伍。士兵们脸上胜利的狂热早已褪去,取而代之的是长途跋涉的疲惫、对酷暑的忍耐以及对未知前路的茫然。时值盛夏,荆楚之地湿热难当,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汗馊味、皮革的霉味和山林间蒸腾的瘴气。毒辣的日头炙烤着大地,蒸腾起扭曲的热浪。士兵们沉重的铁甲成了移动的蒸笼,汗水如同小溪般从额角、脖颈淌下,浸透了内衬,又在铁甲上留下白色的盐渍。许多人敞开了胸甲,露出被汗水泡得发白的胸膛,脚步蹒跚,喘息粗重如牛。马匹也耷拉着脑袋,口鼻喷着白沫,在鞭笞下艰难前行。
更让刘禅(李世民)灵魂深处警钟长鸣的是军队的扎营方式!
为了躲避烈日和寻找水源,同时也受制于猇亭附近复杂崎岖的山林地形,蜀军的营寨并非集中一处,而是沿着山势,依林傍水,分散成了连绵不绝、首尾长达数十里的庞大营盘!从一处较高的山脊望去,只见密林之中,旌旗招展,帐篷如同雨后山林间的蘑菇,密密麻麻、层层叠叠,沿着溪流和山坳一路铺展开去,一眼望不到头!
“连营…又是连营!” 刘禅的心如同坠入冰窟!李世民灵魂深处的军事本能发出了最凄厉的警报!秭归城下,他就见识过这种扎营方式的巨大隐患——一旦被火攻,后果不堪设想!更何况是在这林木茂盛、干燥炎热的盛夏!他挣扎着想坐起,想召见随军将领,想警告他们!但虚弱的身体和持续的眩晕让他连抬起手指都异常困难。他只能眼睁睁看着这致命的营盘,如同一条毫无防备的巨龙,慵懒地盘踞在危机四伏的山林之间!
一股难以言喻的焦躁和冰冷的恐惧,如同毒蛇般缠绕上他的心脏。他猛地想起了诸葛亮临行前交给他的锦囊!那个…那个红色的锦囊!
“赵…赵将军…” 刘禅用尽力气,声音细若蚊蚋地呼唤。
“殿下!” 赵云立刻策马靠近车窗,盔甲下的脸写满担忧。
“红…红色…锦囊…快…” 刘禅急促地喘息着,手指艰难地指向自己随身的包裹。
赵云瞬间会意!他立刻探身入车厢,在刘禅的随身行囊中一阵翻找,很快摸出了那个用红色丝线紧紧系住、触手尚有余温的锦囊!
刘禅颤抖着手接过,几乎是用撕的扯开了丝线,取出了里面折叠的绢帛。展开——
《赤壁火攻图》!
绢帛上,用极其精炼的笔触勾勒出长江、乌林、赤壁的地形,以及最重要的——曹军庞大水寨依北岸密林连营扎寨的示意图!旁边,一行朱砂小字,笔锋犀利如刀,正是诸葛亮的亲笔:
> “连营百里,自缚于薪。火借风势,焉能不全?——公瑾之鉴,殷鉴未远!”
公瑾…周瑜!
赤壁…火攻!
连营…自缚于薪!
图与字,如同两道最刺眼的闪电,狠狠劈开了刘禅混沌的意识!也彻底印证了他心中那巨大的恐惧!诸葛亮早已预见了今日的危局!这锦囊,是警示,更是鞭策!
“快…快带我去见…征东将军!见父皇!” 刘禅猛地攥紧了手中的绢帛,仿佛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他挣扎着想要爬出马车,却被一阵更猛烈的眩晕和咳嗽击倒,瘫软在裘毯中,手中的绢帛也无力滑落。
“殿下!” 赵云大惊,连忙接住绢帛,目光一扫,这位身经百战的宿将脸色也瞬间变得惨白!图上那触目惊心的火势蔓延标注,旁边那句“公瑾之鉴,殷鉴未远”的警语,如同重锤砸在他的心上!他立刻明白了事情的严重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朕的阿斗不可能这么英明!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朕的阿斗不可能这么英明!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