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番与金人和议之事,关系国祚安危,便由李爱卿全权总领,替朕前往城外金营,好生会一会那位斡离不元帅吧。”
赵桓的声音不高,却带着帝王不容置喙的威严,在檀香袅袅的大殿之中缓缓弥散,每一个字都清晰地落在众臣耳中。
李邦彦脸上刚因“全权总领”四字浮现的喜色瞬间凝固,仿佛被无形的寒冰冻结,继而从眼角眉梢开始一寸寸碎裂,最终整张脸变得如殿中立柱般的大理石般惨白,连嘴唇都失去了血色。
去……去见斡离不?
他本只想在朝堂之上摇旗呐喊,借主和之论博取圣心,待和议事成后坐享促成之功,可从未想过要亲身踏入那群茹毛饮血、杀人不眨眼的金营虎狼之师中!若斡离不元帅一时不悦翻脸不认人,他这条老命岂非要断送在城外?到那时别说功劳,连自家祖坟都无人祭扫,岂非得不偿失?
“陛……陛下……”李邦彦的舌头像是打了死结,声音都在发颤,“臣……臣已年近花甲,年老体衰,精力早已不济,恐难当此重任,有负陛下圣望啊!依臣浅见,不如委派一位智勇双全的武将前往,既能彰显我大宋军威,又能应对突发之变……”
“哦?”赵桓眉峰微微一挑,嘴角噙着的笑容却丝毫未改,只是那笑意未达眼底,“爱卿是觉得,我大宋的武将们,较之你这位位列太宰、执掌百官的首辅大臣,更能言善辩,更通晓和谈之中的利弊权衡与进退要义?”
他缓缓环视一圈方才还群情激昂、山呼“恳请陛下议和以安天下”的主和派官员们,目光在每个人低垂的脸上扫过。
“亦或是说,诸位爱卿之中,有哪位愿主动为太宰分忧,代他前往金营与斡离不元帅面议和谈之事啊?”
话音刚落,方才还人声鼎沸、议论纷纷的“主和派”阵营瞬间陷入死一般的鸦雀无声。所有人都把头埋得极低,恨不得将整张脸都藏进朝服里,手指紧紧攥着朝笏,唯恐被皇帝那似有若无的目光点中,更恨不得在金銮殿光可鉴人的地砖上立刻找条缝隙钻进去躲起来。
开玩笑,金营那是什么地方?分明是龙潭虎穴!谁愿意去谁去,反正自己是绝不可能凑这个热闹的!
赵桓将众人的反应尽收眼底,脸上的笑容愈发冰冷,那笑意仿佛结了霜,看得人心里发寒。
“如此看来,还是李爱卿最得朕心,也最有担当啊。”他缓缓站起身,龙袍下摆扫过御座前的台阶,语气斩钉截铁一锤定音,“此事便这么定了!来人,即刻为太宰准备最高规格的议和仪仗,务必风风光光、隆重其事地将我大宋的议和大臣送出城去!切不可堕了我大宋上国的国威!”
“隆重”二字,他说得格外郑重,那语调里的意味深长,让殿中不少人心头一凛。
- - -
李邦彦身着平生最华贵的紫色朝服,头戴貂蝉冠,端坐于一匹高头大马之上,可那张脸却比家中办丧事时还要难看几分,眉头紧锁成一个川字,嘴角下拉着。在他的身后,是皇帝“赏赐”的百人仪仗队,黄罗伞盖开路,旌旗迎风招展,鼓乐声震天响,这般浩大的声势,生怕城外的金人不知道大宋的太宰亲自出城议和来了。
李邦彦身着平生最华贵的朝服,端坐于高头大马上,面色却比哭丧更为难看。其身后,是皇帝“赏赐”的百人仪仗队,旌旗招展,鼓乐齐鸣,这般声势,唯恐金人不知大宋宰相出城议和。
城楼上,赵桓凭栏而立,玄色龙袍在秋风中猎猎作响,他望着那支渐渐远去的队伍,脸上的笑意一点点消散,眼中的温度也随之褪去,最后只剩下一片冰冷的肃杀之气,仿佛能冻结周遭的空气。
“姚平仲。”他头也不回地低声唤道,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口吻。
“末将在!”姚平仲从他身后的阴影中大步走出,单膝跪地,神情凝重如铁。他跟随皇帝多年,早已察言观色,隐约猜到今日这场“隆重”的议和,绝非表面那般简单,皇帝的真正目的,绝不是与金人达成什么和平协议。
“李邦彦这一去,无论和谈成与不成,至少能为我们争取一到两天的喘息时间。”赵桓缓缓转过身,目光锐利如刀,直直看向姚平仲,“朕要你,立刻动身去办一件事。”
“请陛下吩咐!”
赵桓俯身凑到他的耳边,用只有两个人能听到的声音,一字一句说出了一句让这位身经百战、见惯生死的宿将都不禁浑身一震、毛骨悚然的话。
“去神武右军,去捧日军,去所有你信得过、战力精锐的部队里,给朕……挑三千个真正不怕死的敢死之士,今夜三更,校场集结!”
喜欢再造大宋:我在靖康玩职场权谋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再造大宋:我在靖康玩职场权谋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