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的时候,苏城的防御工事终于加固完毕。城墙上灯火通明,火炮和电网整齐地排列着,士兵们握着武器,眼神坚定地盯着远方;地下仓库里,粮食和物资堆积如山,医疗点的急救设备也准备就绪,只等行尸群的到来。
陈砚站在城墙上,看着远处的黑暗,心里满是忐忑。他摸出贴身的照片,指尖轻轻拂过念念的笑脸,在心里默默地说:“念念,爸爸一定会保护好你,保护好咱们的家。”
第二天一早,远处的地平线上出现了黑压压的一片——行尸群来了!它们像一条黑色的河流,朝着苏城的方向移动,嘶吼声震耳欲聋,连地面都在微微震动。“准备战斗!”陈砚大喊一声,城墙上的士兵们立刻进入战斗状态,火炮对准了行尸群,电网也开始通电,发出滋滋的声响。
“放!”随着陈砚的一声令下,火炮瞬间喷出火焰,炮弹落在行尸群里,炸出一个个巨大的深坑。行尸群顿时乱作一团,却依旧源源不断地朝着城墙冲来。很快,第一批行尸冲到了城墙下,却被电网瞬间电倒,黑色的血液顺着城墙流下,散发出刺鼻的腥味。
战斗持续了整整一天一夜。城墙上的士兵们早已疲惫不堪,手臂酸痛得抬不起来,却依旧不停地挥舞着武器;地下仓库里,医生和护士们忙得不可开交,伤员源源不断地被送进来,每个人的脸上都沾满了鲜血,却没有一个人退缩。
第三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战场上时,行尸群终于开始撤退。地上布满了行尸的尸体,城墙下的血液已经凝固成黑色,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硝烟味和血腥味。陈砚站在城墙上,看着远处渐渐消失的行尸群,终于松了一口气,身体却再也支撑不住,倒了下去。
当他再次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医疗点的病床上,林慧正坐在床边,眼睛红肿得像核桃。“你终于醒了!”林慧握住他的手,眼泪忍不住掉下来,“医生说你是过度劳累,加上吸入了太多硝烟,需要好好休息。”
陈砚笑了笑,想要坐起来,却被林慧按住了。“别乱动,好好躺着。”林慧说,“外面的事情你不用担心,阿凯和老周正在组织人清理战场,苏梅和孩子们在整理物资,一切都好。”她顿了顿,又补充道,“对了,昆仑基站发来消息,说咱们成功抵御了行尸群,为其他据点树立了榜样,还要给咱们颁发‘文明守护者’的勋章呢!”
陈砚心里暖暖的,闭上眼睛,脑海里浮现出苏城的景象——稻田里的稻穗已经收割完毕,金灿灿的稻谷堆在仓库里;菜市场里又恢复了往日的热闹,老周的鸡蛋又开始供不应求;学校的操场上,孩子们的笑声再次响起,念念正和小宇一起放风筝。
几天后,陈砚终于康复,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他站在通讯塔下,看着屏幕上不断跳动的信号点——全球已有五十个重建据点接入网络,非洲区的据点已经成功种出了水稻,欧洲区的医疗团队正在研发治疗行尸病毒的药物,美洲区的工程师则设计出了更先进的防御工事。
“陈哥,你看!”阿凯拿着平板电脑跑过来,屏幕上是一张全球地图,上面布满了红色的光点,“昆仑基站说,再过一年,就能实现全球无死角通讯,到时候,所有的幸存者都能联系上,再也不用担心失散了!”
陈砚看着地图上的光点,心里突然涌起一股强烈的自豪感。他想起了断网那天的混乱,想起了在废土上挣扎的日日夜夜,想起了第一次收到昆仑基站电波时的激动,想起了无数为重建家园付出努力的人们——林晚秋的果断,阿凯的勇敢,苏梅的坚强,老周的善良,林慧的温柔,还有念念和小宇的天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人,苏城才能从废墟中崛起,人类文明才能在灾难后复苏。
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洒在苏城的每一个角落。炊烟从家家户户的烟囱里升起,带着饭菜的香味;通讯塔的信号发射器依旧在闪烁,将苏城的生机传向远方;孩子们的笑声、大人们的交谈声、机器的轰鸣声,交织在一起,成了末世里最动听的乐章。
陈砚摸出贴身的照片,看着念念的笑脸,在心里默默地说:“念念,你看,咱们的家建成了,再也不用怕黑暗,不用怕行尸了。以后,会有更多的人找到自己的家人,会有更多的城市拔地而起,人类的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好。”
他知道,这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在这片饱经沧桑的土地上,他们用双手和汗水,重建了属于自己的家园,也重建了属于人类的希望。而这,只是人类文明复苏的第一步,更光明、更美好的未来,还在等着他们去创造。炊烟起处是吾乡,电波连界即新邦。
喜欢三百二十七天的电波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三百二十七天的电波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