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临踏着暮色回到城郊那座破败的土地庙时,柳轻眉正借着残烛微光擦拭一柄短剑——那是她防身用的兵器,剑鞘上还留着上次与瓦岗探子交手时的划痕。他将瓦岗密信里“三日后袭汲郡粮仓”的核心内容简略告知,末了补充道:“密信里提了‘高府内应’,你最近别去城东一带,尤其郡守府附近的粮铺,之前你说那边粮价异常,说不定和这事有关。”
柳轻眉手一顿,剑穗轻轻晃动:“我知道了,前几日去城西采买,还见瓦岗的人在打听户曹的账目流程,想来是冲着粮仓的存粮记录来的。你在郡衙行事,务必多留个心眼。”
接下来的两天,王临每日卯时便到户曹当值。表面上,他埋首于堆积如山的账册中“尽职尽责”,实则在悄悄梳理与粮仓相关的账目——他发现上个月郡衙采买500石赈灾米时,单价竟比市价高20文,经手人标注为“钱司吏亲眷”,而这笔米的去向记录却模糊不清,只写着“运往城郊”;更可疑的是,甲仓的存米记录,近三个月每月都少了30石,账面上却标注“损耗”,远超正常仓储损耗的5石每月。这些蛛丝马迹,他都悄悄记在一张油纸背面,藏在腰带夹层里。
第三天傍晚,夕阳刚把户曹的窗棂染成金红色,一个穿青色公服的小厮突然快步走进来,手里捧着一个烫金的木牌,对着正在整理账册的钱司吏躬身道:“钱大人,郡守大人有令,请您带上户曹那个算学神童王临,今晚戌时到郡守府赴宴,切勿迟到。”
钱司吏手里的算盘“啪嗒”掉在桌上,算珠滚了一地。他脸色瞬间从红润变得泛白,随即又强行堆起笑容,哈腰接过木牌:“劳烦小哥跑一趟,下官一定准时带王临过去。”小厮走后,钱司吏拽着王临走到户曹后院的墙角,压低声音,皮笑肉不笑地叮嘱:“王小兄弟,郡守大人设宴,这可是咱们户曹的脸面!到了高府,你少说话多吃菜,郡守问什么你就答什么,别瞎琢磨、别乱插嘴——上次李书吏就是因为在宴上多嘴提了粮仓账目,第二天就被调去城郊驿站当差了,明白吗?”
“明白。”王临点头应下,心里却泛起波澜——他正愁没机会近距离接触高世德,没想到机会来得这么快。
傍晚戌时,王临跟着钱司吏来到郡守府。府邸坐落在城东最繁华的地段,门口两尊半人高的石狮子威风凛凛,青石板铺就的台阶被磨得发亮,两侧的桂树正值花期,香气顺着风飘出老远。门口站着四个穿黑色劲装的护卫,腰间都挎着长刀,目光锐利地扫过每一个进出的人,比郡衙大门的守卫还要森严。
跟着引路的侍女走进花厅,里面已经坐了五个人。主位上放着一张雕花的红木椅,上面坐着一个穿紫色官袍的中年人,袍角绣着精致的云纹,他面容富态,下巴上留着三缕乌黑的长须,手里把玩着一个玉扳指,正是汲郡郡守高世德。他左边坐着两个穿吏服的人,一个是户曹的李功曹,另一个是兵曹的赵参军;右边坐着两个穿锦袍的,一个是汲郡最大的粮商张万发——王临前几天查账时见过他的名字,去年赈灾时他曾给郡衙供过2000石米;另一个是本地的乡绅刘老爷,听说他在城郊有上千亩良田。
“下官钱禄,携书吏王临,拜见郡守大人!”钱司吏抢在王临前面躬身行礼,腰弯得几乎要碰到地面。
王临也跟着躬身,双手交叠放在身前:“小人王临,拜见郡守大人。”
高世德微微颔首,目光落在王临身上,像带着钩子似的扫了一圈——从他的粗布衣衫,到他腰间别着的半块墨锭,最后停在他的双手上,似乎在打量这双手怎么算清的户曹烂账。片刻后,他才开口:“你就是那个三天理清老孙头那笔三年烂账的王临?看着倒比寻常书吏年轻些,也算是年轻有为。坐吧,旁边有空位。”
王临和钱司吏在最下首的两个空位坐下。很快,侍女们端着菜肴上来,先是一盘烤乳猪,接着是清蒸鲈鱼、红烧鹿肉,还有一碟碟精致的小菜,最后端上一壶琥珀色的酒,酒香醇厚。宴席开始后,无非是些场面话——张万发先奉承高世德“治理汲郡三年,百姓安居乐业”,刘老爷跟着附和“去年旱灾,若不是大人及时开仓赈灾,咱们城郊的庄稼人早就活不下去了”,李功曹和赵参军也跟着说些“大人英明”的话。王临没插嘴,只是默默观察高世德:他每次听人奉承时,嘴角都会微微上扬,但眼神深处却没什么笑意,反而透着一股精明,偶尔看向张万发时,还会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阴鸷,像是在盘算着什么。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高世德放下酒杯,用丝帕擦了擦嘴角,看似随意地转向王临:“王临啊,前几天听钱禄说,你算学精湛,连老孙头那笔涉及三十多户佃农、七八个粮商的糊涂账都理得清清楚楚?”
“大人过奖,小人只是略懂些算筹之术,算不得精湛。”王临起身躬身,语气谦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越隋末,君临天下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穿越隋末,君临天下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