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钱?”王临的心猛地提了起来。
中年人伸出两根手指,晃了晃:“最少得两贯钱。”
两贯?王临的脸瞬间沉了下去。他现在身无分文,别说两贯,就是两百文都拿不出来。他咬了咬牙,语气带着恳求:“大哥,小弟实在囊中羞涩……您看能不能通融一下?或者,小弟能干活,帮您推车、搬东西都行,就当抵债了。”
中年人看着王临,又往芦苇荡的方向望了望,沉默了片刻。他想起自己在家乡的妻儿,也是这样在逃荒的路上失散的,心头发软:“算了算了,看你也不像坏人。这样吧,你帮我把这车货推进城,送到城西的万通货栈,我就带你去见老孙头。至于钱,你先欠着,以后有了再还我。不过老孙头那边,我可不敢担保他能松口。”
“多谢大哥!多谢大哥!”王临连忙道谢,心里松了口气——这已经是意外之喜了。他帮中年人把独轮车扶起来,车把手上的木纹都被磨平了,推起来沉甸甸的,压得他胳膊发酸。
跟着中年人(后来才知道他姓陈)往城门走时,王临故意落后半步,目光扫过城门口的守卫。那些守卫果然没仔细查陈大哥的路引,只瞥了眼车上的货,又看了看王临,见他推着车,一副老实巴交的模样,便挥挥手放行了。
进城后的景象比城外稍好些,却依旧萧条。街道两旁的店铺大多关着门,门板上贴着“歇业”的纸条,有的纸条都被风吹得破了边。只有几家粮店开着门,门口却围着几个兵丁,手里拿着账本,正跟店主争执什么,隐约能听到“催粮”“交不出就拿人”的字眼。路边的酒肆幌子破了一半,挂在竹竿上晃来晃去,里面连个人影都没有。
“听说瓦岗军已经打到荥阳了,离汲郡也就百十里地。”陈大哥推着车,声音压得很低,左右张望了一眼,才继续说,“郡守大人天天派人催粮催饷,可老百姓早就没粮了,有的人家连种子都吃了,再这么催下去,怕是要出乱子。”
王临默默听着,心里却在盘算。瓦岗军逼近,汲郡官府肯定心慌,对“探子”的盘查虽严,却也容易顾此失彼——这对他这个没有路引的“黑户”来说,或许是浑水摸鱼的机会。
推着车走了约莫半个时辰,才到城西的万通货栈。货栈的门脸不大,门板是深色的,上面刻着“万通”两个字,却掉了漆。陈大哥跟货栈的伙计交接完货物,便带着王临往小巷里走。这巷子窄得只能容两个人并排走,墙壁上满是青苔,脚下的石板路坑坑洼洼,积着雨水。
走到巷子深处,陈大哥在一间破旧的小屋前停下,门上挂着块褪色的木牌,写着“孙记牙行”。他抬手敲了敲门,节奏是“三下轻,一下重”。
门“吱呀”一声开了,一个干瘦的老头探出头来。这老头穿着件青色的长衫,袖口磨得发亮,脸上满是皱纹,眼睛却亮得惊人,像鹰隼一样扫过王临。
“老孙头,生意来了。”陈大哥指了指王临,“这位小兄弟丢了路引,想补一张。”
老孙头眯着眼,上下打量王临,目光从他破洞的衣衫扫到他磨破的鞋子,又停在他的手上——王临的手虽然沾了泥,却不像干粗活的人那样满是老茧。他嗤笑一声:“路引?现在官府查得这么紧,一张假路引,风险多大你知道吗?五贯钱,少一文都不行!”
“五贯?”王临倒吸一口凉气,这比陈大哥说的还贵了一倍多。
“嫌贵?那你走呗,我这儿又不是慈善堂。”老孙头作势要关门,眼神里满是不屑。
“等等!”王临连忙伸手挡住门,心里快速盘算——他没这么多钱,只能另想办法。他看着老孙头,咬了咬牙:“老丈,小弟真的没那么多钱。您看……能不能用别的抵?或者,小弟会些本事,能帮您做事抵债?”
老孙头上下打量王临,眼神里带着戏谑:“做事?你能做什么?看你这细皮嫩肉的,扛不动货,也跑不了腿,难不成还能识字算数?”
王临心中一动,立刻道:“识字算数小弟略懂一二,若是老丈有账目要理,小弟或许能帮上忙。”
老孙头愣了一下,随即笑了:“哦?还真会算数?行,那我就给你个机会。我这儿有本账,乱得跟麻线似的,你要是能给我理清楚,路引我分文不取给你弄;要是理不清,你就别在这儿浪费我时间!”他转身进屋,很快拿出一本账本,扔给王临。
那账本是用粗纸订的,纸页发黄发脆,上面沾着油污和酒渍,有的地方还被墨团盖住了。字迹歪歪扭扭,有的字写一半就没了,日期更是混乱,一会儿写“三月初五”,一会儿又跳成“二月廿三”,利息计算更是随心所欲,有的写“月利五分”,有的却只画了个“半”字。
王临接过账本,也不嫌脏,就在门边的石墩上坐下,借着残阳的光翻看起来。他手指沾了点口水,一页页地翻,眼神专注。其实这种账本对他来说并不算难——他穿越前学过会计,对借贷、利息的算法熟得很,就算是利滚利,也能很快理清楚。他捡起地上一块光滑的石子,在泥地上飞快地写起来:“李三,本金十贯,月利五分,借期三月,连本带利十三贯五佰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越隋末,君临天下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穿越隋末,君临天下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