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炎元年,七月初十,汴京城墙下贴出了告示,内容如下:
大宋东京留守司令
奉天子诏、宗留守钧旨:今金虏猖獗,山河板荡,为固守汴京、屯田养兵,特仿唐制重建虎翼营。
兹告汴京并畿甸诸县军民知悉:
一、募兵条件
户籍要求:汴京及畿甸诸县良家子,年龄十五至五十,身强体健者。
武艺标准:能开一石弓、挽弩四斗,或枪棒娴熟者优先。
自备资装:需备长枪一杆、朴刀一把,无者由官府贷给,秋后以粮抵偿。
二、屯田优抚
授田免赋:每丁授汴郊官田五亩,免三年租税;所产粮食七成充军粮,三成归己。
轮番操练:农闲时每月集中操练二十日,习弓马战阵;战时听调,余时务农。
军功赏格:斩金兵一级赏钱十贯,擒将校者授官身;战殁者家属永免徭役。
三、虎翼营编制
营伍分级:仿唐折冲府制,设上、中、下三营,每营三千人,分隶捧日、天武、神卫三军。
军官选拔:营指挥使由禁军旧将充任,队正、火长从屯兵中择武艺超群者擢升。
军械配给:营中设弩坊、甲坊,每火配床子弩一架,每队配霹雳炮三门。
四、应募程序
报名处所:即日起至七月廿五,赴汴京开封府衙门登记造册。
验核方式:由殿前司派员与地方官共验户籍、武艺,合格者刺“虎翼”二字于右臂。
集结时限:八月朔日于南薰门外大校场点阅成军,迟误者以逃兵论。
特谕:此非常之制,乃宗留守为保汴京百万生灵所设。凡我忠义之士,当共赴国难,复我大宋山河!
——大宋建炎元年七月初十·东京留守司押
此时,汴京城墙下,告示前挤满了衣衫褴褛的流民。他们仰头望着那密密麻麻的文字,眼中满是茫然。
一个瘦骨嶙峋的汉子,扯了扯旁边的年轻人的衣角:“后生,这上面写得啥啊?虚头巴脑的,看不懂啊!”
那年轻人挠挠头道:“好像是招兵……俺也看不懂……可俺们连饭都吃不饱,哪里来的力气拉弓啊!”
人群中有人吐了口唾沫:“呸!又骗俺们去送命,俺的三个儿子都被拉去太原了,到现在连个尸骨都找不到,大家都别信!”
几个面黄肌瘦的妇人搂着孩子缩在墙角,低声嘀咕:“当兵还要自备刀枪,我们哪有啊!”
沈青河在人群中驻足良久,微微摇头,叹了一口气。
她返回开封府衙中,却发现陈希正在打着哈欠,见她进来,抱怨道:“我说沈姑娘啊!你这法子行不行啊!都一天了,连个报名的人影都没见到!”
秦洛微微皱眉,递过登记册子,叹道:“一日无人应募,连询问的都没!”
谢玲儿抬起头来:“姐姐,百姓们都怕了,不敢应征了!”
“小姐,我去抓几个人回来!”江云怒道,说着便要拔刀出门……
“站住!不可鲁莽!”沈青河喝道,她顿了顿,“这告示写得不对,百姓们看不懂,怪不得别人,陈希,这告示你来重写!”
“某来写?”陈希目瞪口呆地看着她,“你这不是为难某吗?某又不会写?那告示写得多好啊!某可没这个文采!”
“不用你写太多话,你就写明日辰时,汴京城东十里,喝粥,分田,过时不候!”沈青河笑道。
“好,这个某会写!某来!”陈希笑着说道,乐呵呵去写告示去了……
翌日,卯时的汴京,城门边上,饥肠辘辘的人们纷纷探头张望,那是昨夜钉在树上的粗麻布告:今日辰时,汴京东郊十里外,喝粥,分田,过时不候!
此时,汴京东郊,早已架起了十口大铁锅。
李月娥带着姑娘们挽起袖子搅动木勺,黍米粥的香气随着晨风飘散……
张老汉和铁柱的火炉旁已经堆满了铁枪头和大刀,铁锤在一旁帮忙拉着风箱。
不远处,张五正带人将连夜赶制的木抢杆插入土堆……
辰时未到,东郊的空地上早已挤满了衣衫褴褛的流民,连几十里外的流民也闻讯赶来了。
“诸位乡亲!”沈青河站在高台上,声音响亮,穿透嘈杂,“今日招募屯田兵,凡年满十五岁到五十岁的健康男子,可认领五亩地和武器——刀或枪,那五亩地的收成七成上交官府,三成自用!”
台下人群骚动,抢着报名,一时间场面失控,秦洛让那些人排好队一个个来。
陈希和江云将那些人逐一登记造册,分发武器……
此时,一群妇人拜倒在地,哭喊着:“姑娘行行好,俺们男人全都战死了,家里只剩下孤儿寡母和老人,这可怎么活啊!”
沈青河快步来到秦洛身边,低声交谈一番,随即朗声道:“姐妹们莫慌,女子虽不能上阵杀敌,但可入“屯田司”耕作,可保一家的温饱……”
那些妇人突然爆发出欢呼声,一个瘦骨嶙峋地妇人捧着粥碗,泪流满面地高喊道:“姑娘真是活菩萨,救了俺们一家老小的命啊!”她抹去眼泪,转身就往铁匠炉走去,“姐妹们,过来帮忙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宋女粮官:我靠种田喂饱岳家军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大宋女粮官:我靠种田喂饱岳家军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