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回到荆州城
西路军拿下潜江后,前锋于九月二十日。
已经在荆州府周围活动频繁。
总兵郑四维身披铁甲,凝望着城外隐约可见的明军游骑烟尘,却不见慌乱。
“大人,知府王开光大人到了!”
亲兵快步上前禀报。
郑四维立刻转身,迎向匆匆登上城楼的王开光。
这位知府大人官帽微颤,脸色苍白,额角带着细密的汗珠,显然是一路疾行而来。
“府台大人亲临城防,末将有失远迎!”郑四维抱拳行礼,声音沉稳。
王开光顾不上客套,急喘了几口气,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焦虑:
“郑总兵!这…这邓贼的大军已近在咫尺,游骑哨探四出,江陵县昨日……昨日已然降了!”
他紧盯着郑四维,语气中带着不解:
“如今城内人心惶惶,下官署中吏员多有潜逃者!总兵大人,何以…何以还能如此镇定自若?”
郑四维扫过城外,又缓缓移回王开光脸上,反问道:
“府台大人以为,末将当如何?是如那江陵县令般开城迎贼,还是…弃城而走?”
王开光被他问得一窒,不由得一呆:
“这....下官非是此意!只是…只是敌势汹汹,荆州孤悬,援兵何在?”
“这城…如何守得?总兵大人莫非已有万全之策?”
郑四维看着王开光的神色,沉默片刻:
“万全之策?府台大人,如今这局面,何来万全?”
“倘若要逃?又能逃往何处?朝廷早有法度,弃城而逃者斩!”
“我等退一步,便是万劫不复!”
他猛地一拍冰城墙垛口,甲叶铮然作响。
“我等世受皇恩,守土有责!这荆州城,便是你我职分所在!”
“贼兵虽众,城垣尚在,将士之心未死!”
“此刻若逃,上负君恩,下愧黎民,更愧对列祖列宗!唯有…死守而已!”
王开光被他这番慷慨激扬震得目瞪口呆。
心思想着这老狐狸,装给谁看?
他知道郑四维的前身是闯贼,更知城中四处流传的流言蜚语。
“府台大人不必过于忧心!”
只见总兵郑四维身后墙角暗处,冷冰冰的身影突然冒出来,正是那阿克敦。
阿克敦对着王开光略一抱拳,声音洪亮地压过城头的风声:
“五日前,我军探马已快马加鞭,星夜向常德、岳州两路告急求援!”
“两地守将皆知荆州乃湖广腹心,唇亡齿寒!”
“只要我等上下一心,守住这荆州坚城十日,到时援兵到来,围城自解!”
王开光眼中瞬间一丝困惑,:
“守住十日足矣?”
“阿克敦将军所言不虚,求援文书既然五日前就已发出。”
“算算时间,最迟十天应该会有消息。”
如今虽然江陵已经落入贼手,水路过来已无可能了,不过好在陆路畅通。
十日的话应该也够了。
王开光叹了口气,语气似乎安心不少。
他对着郑四维和阿克敦深深一揖:
“既如此……守城之事,全赖二位将军了!下官…”
“下官定当竭力筹措粮秣,安抚城内,与军民共守此城!”
-
待王开光走后。
郑总兵语气轻飘地问道:
“阿克敦大人,您看……咱们能守十日吗?”
阿克敦横了他一眼,并不想答话。
他心中其实想过出城与敌野战,奈何荆州城满洲兵骑兵兵力单薄,绿营兵他信不过。
况且,他更深怕这些汉将,待他前脚带兵出城,后脚便将城门紧闭,献城投降。
眼下唯有他亲自坐镇,死死盯住这帮汉人,逼他们拼死效力,方为万全之策。
他也曾闪过弃城的念头, 可朝廷今年已明发上谕:人在城在,城破人亡!
他没其他路可走。他在心里哀叹,希望能撑得住十天吧。
-
九月二十二日,西路军已经陆续清理完清军外围阵地。
旗帜如同遮天的乌云,将这座湖广重镇死死围困。
城墙之外,是整齐的盔甲,森寒的刀枪,连绵的营寨。
城墙之内,是日渐耗尽的粮秣、蔓延的恐慌。
周开荒遵从着邓名的意思,并没有急着攻城。
而是派人四处射进来招降书。
而且威胁,如果二日之内不投降,便要大军攻城。
-
总兵府内,气氛凝重。
郑四维端坐主位,脸色阴沉,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冰冷的扶手。
他并非不想投降。
事实上,自从前些日子,他就秘密的那些城中的探子和使者往来。
然而,郑四维自视甚高,他手握荆州坚城和城内残存的满汉兵马,自认是关键棋子。
他心中盘算的是吴三桂式的泼天富贵:世镇湖广?
最不济也要一个实权总兵外加世袭罔替的爵位!
他看得出来邓名有争夺天下的野心,他认为他出的起这个价。
因为他从原来的闯军将领投降清廷,清廷就毫不吝啬给了他一个总兵。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明末:铁血山河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明末:铁血山河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