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关外的秋风卷着沙尘,打在残破的城楼上簌簌作响,却再也掩不住晟朝军队震耳欲聋的欢呼。
镇国将军身披染血的玄甲,一手按在腰间佩剑,一手高举狄戎可汗的降书,降书上的狼图腾印章被血渍晕染,显得格外刺眼。
他立于关隘最高处,身后是收复的云州、朔州、蔚州三座城池,绵延数十里的旌旗在风中招展如林,猩红的旗面印着 “晟” 字,猎猎作响。
这场持续了三个月的决定性战役,终以狄戎主力三万被歼、可汗亲率残部退至漠北、遣使献上黄金千两求和告终 —— 而取胜的关键,正是陈则宏布下的 “总体战” 之局,每一环都如精密齿轮般咬合,最终碾碎了狄戎的攻势。
经济封锁的效果在战时愈发显着:狄戎骑兵赖以驰骋的马蹄铁,因无法从晟朝购入铁器,半数战马的蹄掌磨损开裂,奔跑时鲜血淋漓,连冲锋速度都慢了三成;
东部部落本就与可汗有旧怨,暗影探子趁夜将 “可汗欲独占求和贡品” 的假密信送到部落首领帐中,又在营中散布流言,最终引得东部三万骑兵临阵倒戈,不仅断了狄戎后路,还反戈一击,生擒了狄戎左贤王;
坚壁清野则让敌军陷入绝境,云州周边百姓提前迁入内地,粮窖被焚毁、水井被填埋,狄戎士兵只能靠劫掠野鼠、啃食树皮度日,不少人因饥寒交迫倒在行军路上;
而陈则宏改良的连发弩,在雁门关阻击战中大放异彩 —— 晟朝士兵依托城墙,三支箭依次射出,密集的箭雨如黑云压城,狄戎骑兵成片倒下;
标准化的后勤木盒让粮草供应从未中断,小花的战地医院更创造了奇迹,伤兵死亡率从以往的七成降至三成,无数士兵在清创缝合后,仅休息数日便重返战场。
捷报由八百里加急传至京城时,正值清晨。
朱雀大街上,百姓自发涌上街头,沿街焚香跪拜,青烟袅袅中,“靖川伯” 的名号与 “活菩萨小花” 的赞誉交织在一起,声震云霄。
孩童们举着用麦秆编的小旗子,追着传捷报的驿卒奔跑,连平日里肃穆的国子监,都传出了学子们欢呼的声音。
三日后,太和殿举行庆功宴。
殿内烛火通明,鎏金酒器泛着暖光,御座上的皇帝身着十二章纹龙袍,满面红光,亲自起身为镇国将军斟酒,酒液倒入玉杯时,发出清脆的声响。
“镇国将军骁勇善战,亲率大军收复三座城池,功居首位!”
皇帝的声音洪亮如钟,传遍大殿,
“赏黄金百两、绸缎五百匹,晋爵为镇国公!”
镇国将军跪地谢恩,甲胄碰撞金砖,发出 “哐当” 巨响,满殿文武纷纷举杯道贺。
轮到陈则宏时,皇帝脸上的笑容淡了几分,目光扫过他时,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 —— 那眼神里有赞许,有倚重,却也藏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警惕。
“陈爱卿谋划有功,为战事殚精竭虑。”
皇帝的声音比刚才低了些,
“赏绸缎千匹,食邑再加五百户。”
这份赏赐看似丰厚,却与陈则宏 “决胜千里之外” 的功勋相比,明显分量不足 —— 镇国将军晋爵,而他不过是增加食邑,连常见的赐物加官都没有。
陈则宏心中了然,躬身谢恩时,目光不经意间扫过殿外。
晚风从半开的殿门吹进来,隐约带来宫外孩童传唱的童谣:“靖川伯,赛诸葛,定北疆,安天下……”
这童谣如细针般刺入耳膜,他忽然想起,昨日入宫时,看到宫门侍卫望着自己的眼神,带着近乎崇拜的敬畏;
路过兵部衙署时,连几位老臣都主动上前问好,语气中满是恭敬。
士兵们对他的敬仰、百姓对他的爱戴,早已超越了臣子应有的界限。
他瞥见皇帝手中的玉杯微微晃动,酒液溅出少许,忽然想起洪武年间徐达、蓝玉的结局 —— 功高震主,从来都是臣子的大忌,即便君主是明君,也难容臣子声望盖过皇权。
庆功宴后,微妙的变化悄然发生。
以往,皇帝常深夜召陈则宏入宫,在御书房密谈至三更,讨论新政、军务;
如今,半月过去,再无深夜传召的旨意。原本由陈则宏总领的后勤司、军工局,被皇帝下旨拆分给三位大臣分管 —— 户部侍郎管粮草,兵部尚书管军工,工部右侍郎管器械,他这个 “总领” 成了空衔。
更让他在意的是,他上月呈上去的《北疆战后重建策》,里面详细规划了移民实边、兴修水利、开设学堂的方案,皇帝虽在奏折上批了 “准奏” 二字,却迟迟未下具体执行的旨意,工部催问时,也只得到 “再等等” 的答复。
甚至连小花的战地医院,都被太医院以 “统一管理” 为由,纳入管辖范围,小花培养的医女被调走半数,伯府再难直接调度。
最明显的一次,是在朝堂商议北疆驻军之事。陈则宏出列,手持绘制好的北疆布防图,提议按新学 “分区联防” 之法布置兵力 —— 将北疆分为三镇,每镇两万兵力,相互策应,既能防备狄戎反扑,又能减少军费开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打工女孩穿越认的干爹,豪横!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打工女孩穿越认的干爹,豪横!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