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桓的残烟终于在塞北的风中散尽,历时半载的北伐之战以魏军大获全胜画上句点。曹操亲率大军,逐袁尚、破蹋顿,将辽西、辽东、右北平三郡乌桓尽数平定,北方边境自此安稳无虞。处理完归降部众的安置事宜、厘清郡县治理的各项章程,已是半月有余。时维初秋,朔风渐起,曹操下令班师回朝,大军沿着渤海之滨缓缓南行,一路旌旗蔽日,鼓角相闻。
行至碣石山下时,日已过午,秋阳斜挂在天际,给连绵的山峦镀上一层暖金。这碣石山矗立在渤海之畔,自古便是登临揽胜的胜地,山岩陡峭,林木苍劲,登顶便可将万里沧海尽收眼底。曹操见此地地势开阔,风景雄奇,便传下军令,让大军在此安营扎寨,歇息一日,补充粮草饮水,再行赶路。
帐篷刚刚搭好,曹操便无心休憩,只带着几名亲卫,拾级而上,朝着碣石山的顶峰攀登而去。山路崎岖,碎石遍布,两旁的松柏褪去了盛夏的葱郁,染上了几分深褐,偶尔有几片枯黄的叶子被秋风卷起,在空中打着旋儿飘落。曹操身着玄色锦袍,外罩一件镶着貂裘的披风,虽已年过半百,但身形依旧挺拔,登山的步伐沉稳有力,丝毫不见疲惫。一路上行,山间的风声愈发清晰,夹杂着远处海浪拍打礁石的轰鸣,雄浑而壮阔。
终于抵达峰顶,视野豁然开朗。脚下是陡峭的悬崖,崖下便是无边无际的渤海。此刻的大海平静无波,湛蓝的海水如同一块巨大的蓝宝石,铺展到天的尽头,与澄澈的秋日天空融为一体,分不清哪里是海,哪里是天。远处的海面上,几艘渔船点缀其间,如同墨点般小巧灵动;近处的礁石形态各异,经长年累月的海浪侵蚀,显得苍劲古朴。秋风拂面而来,带着海水特有的咸湿气息,吹起曹操的须发,也吹散了连日来行军的疲惫。
曹操负手而立,望着这苍茫辽阔的大海,眼中闪烁着明亮的光彩,那是历经沙场征伐后的豪迈,是一统北方后的欣慰,更有对未来天下格局的无限期许。他静立片刻,胸中豪情激荡,忽然开口唤道:“子曦,子桓,子文,过来” 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顺着风传到山脚下的军营方向。
营中,曹子曦正与曹丕、曹彰一同检查军备。三人闻言,皆是一愣,随即对视一眼,知道父亲定是在山顶有话要说,便即刻吩咐手下继续清点物资,各自整理了一下衣冠,朝着山顶快步走去。
“父亲” 三人几乎同时抵达峰顶,对着曹操躬身行礼,声音恭敬。曹子曦身姿娇俏,玄色劲装衬得她眉眼愈发灵动;曹丕身着青色长袍,面容俊朗,神色间带着几分内敛;曹彰则依旧穿着铠甲,身形魁梧。
曹操缓缓转过身,指着远方的大海,脸上露出一抹和煦的笑容,问道:“站在这里,你们有什么感受?”
三人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那万里沧海的壮阔景象瞬间映入眼帘,心中皆是一阵震撼。他们自小在亳州长大,虽也见过江河湖泊,却从未见过如此浩瀚无垠的大海。一时间,三人都有些失神,下意识地互相望了望。这熟悉的场景瞬间让平日里因些许隔阂而略显疏离的三人变得和睦起来——小时候父亲也曾多次这样考较他们,每次都是这般开头。
三人暗中打着眼色,无声地交流着“你上还是我上”。曹子曦性子最为活泼,率先反应过来,笑着说道:“阿父,二哥向来才思敏捷,定有高见,不如让二哥先说”, 一旁的曹彰也立刻附和道:“是的,父亲,二哥学识渊博,肯定能说出这大海的妙处” 他向来不擅长这些文绉绉的表达,此刻自然是乐得推让。
三人的小动作尽数落在曹操眼底,他不由得摇了摇头,嘴角却带着一丝宠溺的笑意。这二个孩子,自小便是如此,除了平日里读书练字,对作诗赋文这类事情向来不热衷,尤其是彰儿,满心都是沙场征战。曹操笑道:“哦?子桓,那你便说说看”
曹丕被推了出来,心中暗自叫苦。他确实被眼前的大海所震撼,心中也有几分感慨,但父亲的才情举世闻名,自己在他面前班门弄斧,实在有些底气不足。但此刻推脱不得,只能硬着头皮,沉吟片刻,缓缓说道:“美百川之独宗,壮沧海之威神。经扶桑而遐逝,跨天涯而托身。惊涛暴骇,腾聊澎湃,铿訇隐膦,涌沸凌迈。” 这几句诗脱口而出,既赞了大海收纳百川的气度,又描了惊涛骇浪的雄奇,言辞工整,意境开阔。
曹操闻言,眼神一亮,眼中闪过赞许之色,连忙追问道:“好!说得好!还有吗?”
曹丕脸上露出一丝窘迫,拱手说道:“儿才思有限,一时之间,便只能想到这些了。” 他并非藏拙,实在是这大海太过壮阔,寻常词句难以尽述其神韵,再往下说,便怕落入俗套。
站在一旁的曹子曦心中暗自思忖:二哥这几句说得确实不错,只是以他的才学,定然还能想出更多妙语,想来是故意藏拙了。她忽然想起史书上记载的曹丕所作的《沧海赋》,辞藻华丽,气势恢宏,想来便是为迎合父亲的喜好而作的佳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越三国拯救甄宓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穿越三国拯救甄宓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