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品试用的通知,像一块投入池塘的巨石,在钳工车间激起了远比林晓怼预想中更大的波澜。
盖着技术革新小组和生产技术科红头印章的通知就贴在车间的宣传栏上,白纸黑字写明了试用方案、考核标准以及负责人林晓怼的名字。这几乎是将她这个小学徒工,直接推到了风口浪尖。
羡慕、嫉妒、怀疑、等着看好戏……各种复杂的情绪在车间里弥漫。周红英兴奋得像是自己得了表彰,围着林晓怼叽叽喳喳说个不停。而马爱红和那几个女工,脸色则阴沉得能滴出水来,看林晓怼的眼神,不再是简单的嫉妒,更添了几分被冒犯的愤恨和势要让她出丑的狠厉。
“哼,瞎猫碰上死耗子,还真让她撞上了!”马爱红阴阳怪气的声音不大,却足够让附近几个工位的人听见,“弄个破模型糊弄领导,等真用起来出了洋相,看她怎么收场!”
林晓怼充耳不闻。她很清楚,此刻任何回应都是徒劳,唯有将试用工作做好,用实实在在的数据堵住所有人的嘴,才是王道。
样品制作由车间里技术最好的李师傅负责。李师傅是个寡言少语、只认技术不认人的老师傅,对林晓怼这个“异想天开”的设计起初也持保留态度,但在仔细看过图纸和模型后,他沉默地点了头,只说了句:“图画的还行。”
有李师傅把关,五套夹具样品很快按照图纸要求加工完成。林晓怼亲自检查了每一套,确认尺寸、配合、动作都符合设计要求。
试用工位选在了车间里活儿最杂、工件变化最多的第三组,也就是赵师傅所在的组。这既是挑战,也是机会——如果能在这里证明夹具的适应性,推广价值将大大增加。
试用第一天,林晓怼早早到了车间,将五套崭新的夹具分别安装到指定的工作台上。那不同于传统螺旋夹具的杠杆结构和可调的定位块,引来了不少工人好奇的围观。
“晓怼,这玩意儿真能省力?”一个平时对她还算和善的王师傅问道。
“王师傅,您试试看。”林晓怼拿起一个不规则的小铸件,熟练地放入夹具,扳动杠杆,“您看,这样压下去,是不是比拧螺杆轻松?”
王师傅上手试了试,惊讶地挑眉:“嘿!是轻省不少!这定位块也能调?那我试试那个长条状的零件……”
初步的反馈是积极的。省力是显而易见的效果,可调定位块对于处理非标件也显示出了优势。
然而,麻烦很快接踵而至。
下午,当马爱红被安排到试用工位加工一批精度要求较高的连接板时,问题出现了。
“林晓怼!你这破夹具怎么回事?!根本夹不紧!工件都晃动了!这让我怎么干活?!耽误了生产任务你负得起责任吗?!”马爱红尖利的声音响彻半个车间,她手里拿着一个明显装夹不到位的工件,脸上是毫不掩饰的愤怒和指责。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集中过来。
林晓怼心头一凛,快步走过去。她检查了一下夹具,杠杆动作正常,锁紧机构也没有问题。她拿起马爱红准备加工的连接板,仔细观察了一下定位基准面,心里顿时明白了七八分。
这批连接板的毛坯边缘有轻微的飞边和不平,而马爱红在装夹时,根本没有按照操作规程先清理基准面,导致工件与定位块之间存在间隙,自然无法夹紧。
“马师傅,”林晓怼拿起旁边的一块油石,当着众人的面,快速而熟练地将那个连接板基准面上的飞边打磨平整,然后重新放入夹具,调整好定位块,扳动杠杆,“您看,现在可以了吗?”
工件被牢牢固定,纹丝不动。
马爱红的脸色瞬间变得难看,她强词夺理道:“谁……谁知道是你的夹具要求这么高!别的夹具就没这么挑!”
“马师傅,”林晓怼放下油石,目光平静地看着她,声音清晰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任何夹具要想保证精度,都需要工件有合格的定位基准。这是基本的操作规程。如果您不清楚,我可以把夹具的使用注意事项再跟您详细讲一遍。”
她的话有理有据,直接将问题的根源指向了操作不当,而非夹具本身。
周围响起几声压抑的低笑。马爱红的脸一阵红一阵白,狠狠瞪了林晓怼一眼,一把夺过工件,悻悻地开始加工,嘴里还不干不净地嘀咕着。
林晓怼没有离开,就站在旁边,看着马爱红操作了几个工件,确认她掌握了正确的使用方法后,才默默走开。她知道,马爱红绝不会就此罢休。
果然,接下来的几天,类似的小麻烦不断。不是有人“不小心”把铁屑掉进了夹具的导向槽里,就是有人“忘记”调整定位块导致加工尺寸超差,然后怪到夹具头上。
林晓怼疲于奔命,像个救火队员,随时准备处理各种“意外”。她不仅要维护夹具,还要耐心地向每一个使用的人解释操作规程,记录下每次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情况。几天下来,人肉眼可见地消瘦了一圈,但眼神却越发锐利和坚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怼姐的七零爽辣人生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怼姐的七零爽辣人生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