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弼也点头附和:“是啊!宿州西进灵璧这一路,换做咱们,军队或许早该溃散了。何福却能维持阵型不溃,还能沿途构筑防御工事且战且退,这份治军本事,咱都得佩服。可惜啊,他接任的时候,战局已经是个烂摊子了,太子殿下已经起来了,如果早一点,靖难之战的结果或许会不一样。”
徐达却皱着眉头,语气中带着几分不赞同:“我看不见得,就算让何福接任,为必能比九江那小子强多少,老四的打法,纵观兵书战策也很少见。何况何福虽有本事,可终究还是粮草不足,被困在灵璧。若他能早点想到打通补给线,也不至于落到今日这般境地。”
傅友德瞪了他一眼:“天德兄此言差矣?何福接手中央军不久便使殿下兵败东昌,燕军头号大将张玉也在此战重伤不治,现在虽然面临粮草断绝的困境,但只要带着军队抵达灵璧,稳住阵势。等到补给一到,殿下想赢恐怕没那么容易了。!”
徐达撇了撇嘴,不再说话,不再看傅友德,眼里却闪烁着异样的光——友德啊,你还是不了解老四,以他的性格,会想不到这种事吗?中央军有三十万人,而且大多是步兵,怎么可能比得上全骡马机动的燕军,想拿到补给,做梦吧。
文臣队列中,宋濂看着天幕上何福的画像,对着身边的李善长叹道:“史书真是误人不浅!若不是天幕披露,咱们怕是永远不知道,建文朝廷还有这么一位名将。何福的遭遇,真是应了‘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这句话——永乐朝获罪丢官,连功绩都被抹杀,实在可怜。”
李善长摇了摇头,并不赞同:“何福不属于殿下那边,在后面看样子也是投降了殿下,这样一来无论是后世那些心向建文的文官,还是跟着殿下奉天靖难的那些将领,都不会将他作为自己人看。”
陈迪没有理会两位大臣的对话而是看着天幕上中央军的战术部署,轻声道:“何将军的防御战术真是精妙!每行军十里便挖掘壕沟,既防备了燕军突袭,又能让士兵得到短暂休息。这般细致的部署,可见其久经沙场身经百战。”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看着天幕上何福的战绩,眼中满是复杂的神色。从第一次见到何福这个淮西老乡,他就看出其能力不凡,现如今看着何福日后不能为朱棣所重用,心里尽是悲凉。他对着身边的马皇后低声道:“何福是个难得的将才,可惜选错了主子。若他能在靖难之战中归降老四,日后定能为大明守护边疆,不至于落得丢官弃爵的下场。”
马皇后点了点头,语气中带着几分惋惜:“是啊!这般名将,却因政治斗争而被埋没,实在可惜。”
【天幕画面一转,燕军大营内。朱棣正站在舆图前,身边围拢着朱能、李远、谭清等将领,气氛却异常凝重——几名将领正围着舆图争论,神色激动。】
【“殿下,”谭清率先开口,语气急切,“中央军虽被困灵璧,却仍有三十万兵力,且何福治军严谨,不易攻破。我军粮草虽有冗余,却也支撑不了太久。不如暂时放弃死咬中央军主力,率军东进,渡过运河,到运河以东去搜刮补给——那里富庶,粮食充足,咱们养精蓄锐后,再回头攻打中央军,胜算更大!”】
【“谭将军说得对!”另一名将领附和道,“运河以东是建文朝廷的粮仓,咱们若能拿下,不仅能补充军粮,还能切断中央军来自江南的漕粮补给。到时候,何福就算本事再大,也撑不住!”】
【其他将领也纷纷点头,赞同东渡运河补充军粮的提议——他们深知,燕军虽有粮草优势,却也经不起长期消耗,若再与中央军僵持下去,怕是会重蹈之前的覆辙。】
【朱棣却摇了摇头,脸色严肃地看着众将:“你们的看法,只看到了咱们眼前的困难,却没有看到中央军比我们更困难!——中央军缺粮已经好些天了,士兵们靠野菜充饥,士气早已濒临崩溃。我费尽心力,才把他们诱到灵璧这个无粮之地,就是为了等待他们溃散的时机。”】
他指着舆图上的灵璧,语气坚定:【“现在若是东渡运河,放弃死咬中央军,何福定会抓住这个机会,率军向宿迁方向靠拢,获取漕粮补给。一旦他们得到补给,士兵士气便会重振,到时候,咱们不仅失去了战机,还会陷入持久战的泥潭——我军远离后方,补给线漫长,如果不以战养战,根本耗不过中央军!”】
【“可是殿下,”谭清仍想争辩,“我军粮草也快支撑不住了,若不尽快补充,怕是……”】
【朱棣打断他的话,眼神锐利地扫过众将:“没有可是!决战刻不容缓!中央军现在就像一根绷紧的弦,只需再施加一点压力,便会断裂。谁也制止不了他们的溃散,只要咱们再坚持几日,胜利就会属于我们!”】
【他顿了顿,语气缓和了些:“我知道大家担心粮草问题,可咱们在东平、济宁、沛县、徐州缴获的粮食,还能支撑半个月。这半个月里,只要中央军断粮,便会不战自溃。到时候,咱们不仅能拿下灵璧,还能缴获中央军的粮草,根本无需东渡运河!”就在这时,朱能站了出来,抱拳说道:“殿下英明!末将坚决支持殿下的决定。如今中央军已是强弩之末,我军此时放弃进攻,无疑是放虎归山。只要我们咬紧牙关,必能一鼓作气,将其一举歼灭。” 】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历史天幕:永乐大帝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历史天幕:永乐大帝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