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播放结束的钟声刚落,朱元璋便起身对徐达、李文忠、傅友德与朱棣四人道:“天德、保儿还有友德,你们三个,随咱去乾清宫用膳,还有你,老四也一同来吧。妹子亲自掌了勺,还有些关于征讨云南的事,咱得跟你们议一议。”
四人连忙躬身应下,紧随朱元璋身后向乾清宫走去。奉天殿外的官员们见此情景,纷纷低声议论——陛下单独召三位功勋最着的武将与燕王议事,又恰逢天幕披露燕军即将南下决战,想来是要对朝堂人事与军事部署做重大调整。
乾清宫内,暖阁的炭火正旺,空气中弥漫着饭菜的香气。马皇后系着围裙,正从膳房端出最后一道菜——烧鹅,见众人进来,笑着道:“你们来得正好,菜刚上桌,再晚一步就要凉了。”
朱元璋走到主位坐下,招手让四人入座,开门见山道:“今日召你们来,一是尝尝皇后的手艺,二是商议征讨云南的事。原本按计划,这几日就要定下南征主将,可因天幕播放靖难战事,耽搁了几日。如今天幕上燕军北境已平,南下之事无需多操心,该把心思放在云南了。”
众人拿起筷子,却都没动,目光齐刷刷看向朱元璋——征讨云南,这场仗或许是大明开国后最大的战事之一,云南地处西南边陲,土司蛮夷众多,地形复杂,气候多变,且有元廷残余势力盘踞,主将的人选至关重要。李文忠率先开口:“陛下,征讨云南需长途奔袭,还要应对土司的山地作战,非智勇双全者不能胜任。傅友德将军久经战阵,当年随陛下平定四川、甘肃,对西南地形熟悉,臣以为,傅将军是主将的不二人选。”
徐达也点头附和:“文忠说得对。傅友德不仅擅长野战,还懂得安抚民心,征讨云南既要用兵,也要安抚土司,傅将军定能胜任。”
朱元璋看向傅友德,眼神中带着几分期许,他夹了一块鹅肉放入口中,细细咀嚼后:“友德,你常年驻守西北,熟悉山地作战,又有平定四川的经验,这南征主将的位置,咱打算交给你。你可愿意?”
傅友德连忙放下筷子,起身躬身道:“臣谢陛下信任!臣定当竭尽所能,平定云南,不负陛下所托!”他语气坚定,眼中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南征不仅要面对敌人,还要应对朝中的掣肘,尤其是副将的人选,若选得不好,怕是会生出许多麻烦。
朱元璋自然看出了傅友德的心思,他放下筷子,喝了一口酒,缓缓道:“副将的人选,咱原本属意蓝玉。蓝玉勇猛,擅长冲锋陷阵,有他辅助你,南征的胜算能大些。可你们也知道,蓝玉那脾气——二流将领的本事,一流将领的傲气,稍不顺心就容易乱来。”
这话一出,徐达、李文忠都微微点头——蓝玉自恃功高,没有伯仁那超常的武艺,心气却比伯仁高了不止一星半点,近年来越发骄横,在军中擅自任免将领,甚至纵容部下劫掠,若让他担任副将,又不加以约束,怕是会与傅友德产生矛盾,影响南征大局。而且之前天幕就说了,蓝玉有的时候那倔驴脾气上来,可不会管什么军情军法的,这简直就是一个火药桶啊。
朱棣见朱元璋面露犹豫,斟酌着开口道:“父皇,儿臣以为,蓝玉虽为帅不足,但为将还是合格的。他的本领在大明将领中还算得上中规中矩,云南多山地,若遇敌军骑兵突袭,蓝玉能派上大用场。只是,需给傅将军便宜行事之权,若蓝玉不服调度,傅将军有权节制,否则以蓝玉的脾气,难保不会做出违抗军令的事。”
朱元璋看向朱棣,眼神深邃:“你说得有道理。咱也考虑到了这一点。”他从怀中取出一道明黄圣旨,放在桌上,推到傅友德面前,“这是咱拟好的圣旨,你收着。若蓝玉敢不服调度,你可凭此圣旨立刻拿下他,先斩后奏。另外,咱会让检校暗中随行,协助你监督军中动向。”
傅友德双手接过圣旨,指尖微微颤抖。他心里清楚,这所谓的“协助”,实则是监视——他清楚,这道圣旨看似是赋予他权力,实则也是一种监视。朱元璋的检校(明朝特务机构)遍布天下,他与蓝玉在云南的一举一动,都会被检校如实上报。伴君如伴虎,稍有不慎,便会万劫不复。不仅监视蓝玉,也监视他自己。无论是他还是蓝玉,只要在军中稍有异动,检校都会一五一十上报给朱元璋。“陛下放心,臣定当严格约束蓝玉,不让他惹出麻烦。”傅友德躬身道,心中却已打定主意——此次征讨云南,定要谨言慎行,只求平安归来。
他苦笑一声,在心中暗道:伴君如伴虎,还是老实做人,等到燕王殿下——不,太子殿下继位,日子或许就能好过些。毕竟从天幕上看,太子殿下对自己人和能干事的臣子,向来是宽厚的。
朱棣将傅友德的神色看在眼里,心中也泛起一阵凉意。他很清楚,朱元璋拿出圣旨,看似是信任傅友德,实则是在敲打在场的所有人——包括他自己。父皇是在提醒他,即便他是未来的太子,即便天幕已披露他未来将肃清奸佞登基称帝,也不能恃宠而骄,更不能染指兵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历史天幕:永乐大帝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历史天幕:永乐大帝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