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的白光还未完全褪去,奉天殿内众人的笑声刚落,那漆黑的幕布忽然又亮起,这一次的光色带着几分冷意,像是寒冬腊月里的冰刃,直看得殿中武将们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一行行字迹如铁笔刻痕般浮现,开篇便让空气瞬间凝固——
洪武二十六年,锦衣卫指挥使蒋瓛告发凉国公蓝玉谋反,朱元璋下令彻查,一场席卷朝堂的“蓝玉案”就此爆发。此案以“谋反”罪诛杀蓝玉,剥皮实草,传示各地;牵连开国将领傅友德、冯胜等,先后株连一万五千余人,几乎将明初不听话的武将势力连根拔起。
“一万五千人?!”
这话如同惊雷炸响,奉天殿内瞬间乱成一团。站在武将队列中的蓝玉“咚”地一下撞到身后的柱子,他穿着一身绯色公服,脸上还带着几分酒后的潮红,此刻却白得像张纸,手指着天幕,声音都在打颤:“反……谋反?咱怎么会谋反?陛下,这妖物血口喷人!”
傅友德和冯胜站在蓝玉身边,脸色也好看不到哪里去。傅友德握着剑柄的手青筋暴起,他是降将出身,当年跟着陈友谅,后来归顺朱元璋,打了半辈子仗,没想到老了还要被扣上“谋反”的帽子;冯胜则不停地擦着额头的汗,眼神慌乱地看向朱元璋,生怕陛下现在就信了天幕的话。
更有意思的是,周围的武将们像是突然得了“瘟疫”,纷纷往后退了半步,原本围着蓝玉的几个人,此刻恨不得离他三尺远。有个年轻的指挥使甚至悄悄挪到徐达身后,嘴里还小声嘀咕:“珍爱生命,远离蓝玉……”这话被蓝玉听了个正着,他气得差点拔剑,哦,他忘了,他没有剑。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脸色铁青。他知道蓝玉骄横,却没想过这小子会谋反,更没想过自己会杀这么多人。他盯着蓝玉,眼神里满是审视:“蓝玉,你给咱老实说,你将来是不是真敢谋反?”
蓝玉“扑通”跪倒在地,磕得头破血流:“陛下!臣冤枉啊!臣对陛下忠心耿耿,就算借臣十个胆子,也不敢谋反啊!”
“忠心耿耿?”朱元璋冷笑一声,目光转向天幕,“先看看这天幕怎么说!”
【一、傅友德:老谋深算,朱允炆玩不转的“硬茬”】
天幕的字迹继续滚动,这一次,先解释了傅友德被牵连的原因,语气竟带着几分“无奈”:
【先说傅友德。此人为大明开国名将,早年跟着陈友谅,后归降朱元璋,历经鄱阳湖之战、平定四川、北征沙漠等大小战役,战功赫赫。徐达、常遇春、李文忠病逝后,傅友德已是大明最能打的将领,没有之一。】
【这老爷子不仅能打,还老谋深算。当年跟着朱元璋打天下,他就懂得“藏拙”,从不争功抢赏,却在关键时刻总能拿出真本事。可正是这份“老谋深算”,成了朱元璋的心病——朱允炆性情仁柔,没经历过战场厮杀,要是傅友德活着,朱允炆根本玩不转这只“老狐狸”。万一傅友德将来支持朱允熥,或者自己想掌权,朱允炆根本镇不住他。】
“嘿,傅老哥,你这‘老狐狸’的名声,算是坐实了!”徐达忍不住调侃道,他跟傅友德是老战友,知道这老爷子的本事,“不过你也别怨陛下,谁让你太能打,还这么会算计呢?”
傅友德苦笑着摇头:“魏国公,咱这叫‘谨慎’,怎么就成‘老谋深算’了?再说,咱对陛下忠心耿耿,怎么会跟皇太孙作对?”
朱元璋却点了点头,心里暗道:天幕说得没错。傅友德这老小子,看着老实,心里比谁都清楚。允炆那孩子软心肠,真要是跟傅友德对上,肯定要吃亏。这么看来,自己当年杀傅友德,竟是为了给允炆铺路?
【二、冯胜:沾了“朱允熥”的边,想躲都躲不掉】
天幕的字迹又转向冯胜,语气多了几分“躺枪”的诙谐:
【再说说冯胜。冯胜的军事能力比傅友德稍差一些,可他比傅友德更“危险”——他的女儿嫁给了常遇春的大儿子常茂,这就天然打上了“朱允熥一系”的标签。】
【要知道,朱允熥是常氏所生,常茂是常遇春的长子,论辈分,朱允熥得叫常茂一声“舅舅”。冯胜作为常茂的岳父,自然跟朱允熥走得近。朱元璋立朱允炆为皇太孙后,最担心的就是朱允熥背后的势力反扑,冯胜作为“常家亲家”,就算他没心思谋反,也成了朱元璋必须铲除的隐患。】
“冯老哥,你这是躺枪啊!”李文忠的儿子李景隆笑着道,“就因为女儿嫁错了人,连命都没了?”
冯胜哭丧着脸,看向朱元璋:“陛下,臣真不知道女儿嫁给常茂会惹这么大麻烦!早知道这样,臣当年就算把女儿嫁给乞丐,也不嫁常家啊!”
常茂站在一旁,脸涨得通红,他没想到自己竟连累了岳父。他刚想开口辩解,就被朱元璋一个眼神制止了。朱元璋心里暗道:冯胜这小子,虽然没傅友德能打,可跟常家沾了边,就是个隐患。允炆登基后,要是有人借着常家的名义拉拢冯胜,麻烦就大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历史天幕:永乐大帝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历史天幕:永乐大帝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