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青观一战后的第三日,清晨。
薄雾尚未散尽,观内弥漫着淡淡的药香与尚未完全散去的硝烟气。
大部分战斗痕迹已被清理,但空气中残留的灵力波动与几处焦黑的土地,仍在无声诉说着那夜的惨烈。
林晓晓独自坐在观后一处僻静的石台上,这里是观内阵法的一处小型灵气节点,相对安静。
她膝上摊着一本泛黄的符箓典籍,指尖无意识地描摹着上面复杂的符文,眼神却有些飘忽。
那夜的战斗场景,尤其是秦荣引动昆仑本源、挥出那净化一切的白金色刀光时,天地间灵气随之共鸣震荡的景象,如同烙印般深深刻在她脑海里。
她主修符箓之道,对灵气流动最为敏感。
那一刻,她不仅感受到了秦荣力量的强大,更隐约捕捉到了一种难以言喻的韵律,一种仿佛契合了某种天地至理的灵力运转方式。
这三天,她尝试了数次制符,却屡屡失败。
不是灵力衔接不畅,就是符文结构在最后关头莫名崩溃。
她心中憋着一股气,更有一股难以言状的烦躁。
瓶颈,她遇到了修行以来最坚实的瓶颈,卡在初识境初期已然许久,明明感觉灵力已经蓄满,却始终无法捅破那层窗户纸。
“到底是哪里不对……”林晓晓放下典籍,有些泄气地揉了揉眉心。
她看着自己白皙却因常年绘制符箓而略带薄茧的指尖,第一次对自己的道路产生了些许迷茫。
“林晓晓。”张启明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手里端着一碗刚煎好的安神汤:“看你脸色不太好,文凝让我送来的。”
林晓晓接过药碗,道了声谢,却没有立刻喝。
她看着碗中氤氲的热气,忽然问道:“启明老师,那天晚上,秦荣哥出手的时候……你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吗?”
张启明推了推眼镜,他主修的是阵法推演,感知与林晓晓不同,但闻言也露出了思索的神色:“很奇特。他的力量……似乎不仅仅是强大,更像是在修正或者梳理周围混乱的灵气。当时我维持外围的一个预警小阵,在他刀光亮起后,阵法的运转反而比平时更顺畅稳定了几分。”
“修正……梳理……”林晓晓喃喃重复着这两个词,眼中闪过一丝亮光,却又迅速黯淡下去:“可我绘制符箓,需要的是高度凝聚和定向引导,这种梳理似乎……不太一样。”
“或许,是你想得太复杂了。”一个温和的声音插入。
两人回头,见秦荣不知何时走了过来。
他气息内敛,经过几日调息,消耗的灵力已然恢复,眼神更加深邃。
“秦荣。”林晓晓连忙起身。
秦荣摆了摆手,示意她坐下,自己也坐在一旁的石墩上:“我观你灵力充盈,神光内蕴,早已到了突破的边缘。迟迟无法突破,或许并非灵力不足,而是心念未通。”
“心念未通?”林晓晓疑惑。
“符箓之道,窃天地之力,绘规则之形。你以往制符,是否过于追求符文的绝对精准、灵力的完美控制?”秦荣问道。
林晓晓点头:“师父是这么教的,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没错,精准是基础。”秦荣话锋一转:“但天地之力,并非死物。它有呼吸,有脉动,有枯荣盛衰。你只看到了形,可曾试着去感受它的神?”
他伸出右手食指,指尖并未凝聚多少灵力,只是随意地在空中划动。
没有固定的符文,也没有强烈的能量波动,但随着他指尖划过,周围的薄雾仿佛受到了无形的牵引,缓缓汇聚,又悄然散开,几片落叶在他指尖下方打着旋,轨迹玄妙。
“你看,风无定势,水无常形。符箓是框架,是引导,但真正的力量,源于你对天地灵气的理解与共鸣。试着放松些,不要总想着去控制它,而是去邀请它,去顺应它。”
秦荣的话语如同暮鼓晨钟,敲在林晓晓的心头。
她怔怔地看着秦荣那看似随意、却暗合某种自然韵律的划动,脑海中仿佛有什么东西“咔嚓”一声碎裂了。
是了!她一直把自己关在由符文和规则构筑的牢笼里,小心翼翼地遵循着前人的足迹,却忘了抬头看看天空,忘了感受风的温度,水的流动。
符箓不该是冰冷的工具,而是与天地沟通的桥梁!
她猛地闭上眼睛,深深吸了一口气,不再去回想典籍上任何一个固定的符文,而是将心神彻底沉入周围的环境。
她感受到了晨雾的湿润清凉,感受到了脚下石台历经岁月的沉稳,感受到了远处山风中携带的草木生机,甚至感受到了观内阵法运转时那细微而持续的灵气脉动……
各种感知纷至沓来,起初杂乱无章,但渐渐地,她捕捉到了秦荣所说的那种韵律。
天地灵气并非静止,它们如同潮汐,如同呼吸,在有规律地波动、流转。
她下意识地抬起手,并指如笔,灵力自然而然地从指尖流淌而出。
她没有绘制任何已知的符文,只是循着心中感受到的那份韵律,在空中轻轻勾勒。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剑神秦祖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剑神秦祖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