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山深处,一处倚峭壁而建、伪装成采石废窑的简陋院落内,空气里弥漫着浓烈而新鲜的松烟墨味和湿润纸张的气息。
几盏粗陶油灯挂在粗糙的土墙上,光线昏暗摇曳,却映照着一片充满生机的忙碌景象。
巨大的木制印刷版台旁,几个穿着粗布短打、满手墨渍的工匠正围着一名年轻的核心匠人,屏息凝神。
那年轻的匠人头目叫王大柱,此刻他布满茧子的手指正微微颤抖,小心翼翼地捏着一枚比铜钱略小、边缘还带着些微毛刺的暗黄色泥活字。
他用小刷子蘸了黏稠的松烟墨汁,均匀地涂满小小的字面,然后将它稳稳地按进铺着薄薄一层米浆的木制字盘里一个预留的凹槽中。
在他身边,字盘里已经密密麻麻排列了数百枚同样的泥活字。
这些泥活字,是经历了无数次失败的泥料配方尝试——太脆易裂、太韧不易着墨、太软变形——最终才找到的黏土与细沙、糯米汁的黄金比例。
每一枚,都由识字的工匠在月光下、油灯前,用最细的刻刀,一丝不苟地在极小的泥坯上反刻出一个个清晰的字形。
每一枚,都凝结着心血与汗水。
王大柱深吸一口气,抹了把额头上混合着墨渍和汗水的油腻。
他看向旁边一人高的厚重梨木板——上面是大师傅阴刻阳刻结合精雕细琢出的千字文模板,虽然精美,但刻一块耗时数月,改一字便全盘作废。
再看看面前字盘里灵活排列的泥活字,眼神坚定起来。
他拿起一块用猪鬃细细捆扎成的平板棕刷,蘸足墨汁,在字盘上来回刷动,确保每一个凸起的反字都均匀地覆盖上浓黑的墨色。
“来!”
王大柱低喝一声,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旁边两名壮硕工匠立刻上前,合力抬起一张裁剪整齐、吸水性极佳的雪白新纸。
这纸洁白柔韧,正是太子用秘法改良后的成品。
纸张被小心地覆盖在涂满墨汁的字盘上。
另一名工匠立刻拿起一块光滑干净的木板覆在纸背上。
王大柱亲自操起一个沉重的木制圆滚轮,屏住呼吸,双臂用力,从木板的中心向四周稳稳地、均匀地碾压过去!
滚轮之下,纸张被紧紧压实在字盘上,墨色透过纸张纤维,悄然转移。
短暂的等待,如同一个世纪那么漫长。
只有滚轮碾过的吱呀声和众人粗重的呼吸声在作坊内回响。
王大柱停下滚轮,示意可以揭开。
两名工匠小心地捏住纸张两角,屏息凝神,如同揭开稀世珍宝的面纱,缓缓将纸张从字盘上揭起——
刹那间,一片清晰、整齐、墨色均匀的字迹,赫然呈现在雪白的纸面上!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正是《千字文》开篇!
“成了!成了!活字排印!真的成了!”
一个年轻工匠看着那清晰的字迹,激动得语无伦次,猛地跳了起来,差点撞到头顶的横梁。
“快看这字!这墨色!比手抄的还平整!老天爷!”
另一个工匠凑近仔细看,手指颤抖着想去摸又不敢,生怕污了那墨迹未干的字。
作坊里瞬间炸开了锅!
粗犷的欢呼声、激动的拍打声、难以置信的惊叹声交织在一起,震得屋顶的灰尘簌簌落下。
巨大的喜悦和成就感,如同滚烫的熔岩,冲垮了长久以来反复试验失败的压抑!
王大柱没有欢呼,他捧着那张还带着墨香与微微湿气的印张,粗糙的手指一遍遍抚摸着那清晰的字迹,眼神直勾勾的,仿佛痴了一般。
突然,这个平日里沉默寡言、只知道埋头干活的汉子,眼眶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变红,大颗大颗浑浊滚烫的泪珠,毫无征兆地涌了出来,顺着他沾满墨渍的脸颊滚落,在他黝黑粗糙的皮肤上冲出两道清晰的痕迹。
“殿下、殿下!”
他猛地转身,朝着作坊门口那个不知何时悄然出现的身影,“噗通”一声就跪倒在地,声音嘶哑哽咽,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激动和巨大的希望:
“成了!真的成了!这比俺们点着油灯一个字一个字爬格子,快一百倍都不止啊!殿下!这纸好,印得好!便宜!太便宜了!”
他高高举起那张印满了字的纸,像是举着无价的珍宝,泪水混合着墨渍淌下来:
“俺家!俺家那三个光屁股满山跑的臭小子,以后是不是也有书念了?!是不是也能认字了?!”
这个朴实的汉子,此刻想到的,不是功名利禄,而是他那可能不必再像他一样一辈子做个睁眼瞎的儿子们!
李承乾站在门口,身后跟着一身便服、身姿挺拔如松的薛仁贵。
看着眼前这简陋作坊里爆发的狂喜,看着王大柱那滚烫的热泪和充满卑微希冀的嘶喊,看着那张象征着一个崭新时代开端的印张,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流和沉甸甸的责任感交织着,涌上心头。
他快步上前,伸手用力将王大柱搀扶起来,嘴角扬起真切而有力的笑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扶苏双穿:用科技打造日不落唐朝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扶苏双穿:用科技打造日不落唐朝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