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口隘的竣工如同一剂强心针,注入了栖雁坳与南山村每个人的心中。但那高耸的石墙与哨塔仅仅是第一步,如何让这两村的人马真正融为一体,如臂使指地协同防御,才是接下来的关键。
这日清晨,天光未亮,虎口隘前的空地上便已人影绰绰。来自栖雁坳的护卫队骨干与南山村的巡逻队精锐,共计约五十人,混合列队。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微妙的紧张与试探,不同服饰、不同习惯的两拨人站在一起,眼神交汇间有好奇,也有不易察觉的比较。
沈云疏、周砚、林栖以及南山村的石岩站在队列前方。周砚向前一步,他今日穿着利落的短打,空荡荡的右袖掖在腰带里,左臂自然垂落,目光如炬地扫过全场。
“诸位!”周砚的声音不高,却带着金石之质,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虎口隘建起来了,但再坚固的墙,也需要人来守。从今天起,我们就是卡在敌人喉咙里的一根硬骨头!要想让他们崩了牙,光靠个人勇武不够,要靠我们如铁板一块!”
他顿了顿,继续道:“接下来的日子,我们将进行联合操练。操练内容,包括旗号指令、协同防御、应急支援、以及……火药武器的基本规避。”
提到“火药武器”,南山村的队伍里起了一阵细微的骚动。他们大多只是听闻,并未亲眼见过那传闻中声若雷霆的物事。
石岩适时上前,声若洪钟:“都听周教头的!咱们南山村的汉子,不能比栖雁坳的兄弟怂了!练好了,守住家门,老婆孩子才能安稳睡觉!练不好,敌人打过来,丢命的是自己,连累的是全村!”
这话直白粗粝,却瞬间点燃了南山村众人眼中的火焰。
周砚不再多言,操练正式开始。第一项,便是最基础,也最考验耐心的旗号与号令识别。
负责执旗的是沈云墨和南山村一个名叫石头的机灵少年。两人手持红、白、绿三色旗帜,站在临时搭建的高台上。
“看旗色,辨指令!”周砚喝道,“红旗竖摇,示警!所有人进入预设战位!”
台下众人立刻动作,按照事先划分的区域,奔向隘口石墙后、哨塔下层等位置。起初难免混乱,有人跑错方向,有人挤作一团。周砚并不斥责,只是冷静地指出问题,让沈云墨重复旗语,直到所有人反应迅速,位置准确。
“白旗左右挥动,敌军左翼来袭,右侧人员支援!”
“绿旗画圈,危机解除,轮换休息!”
……
每一个指令都反复演练,直到形成肌肉记忆。阳光逐渐炽烈,汗水浸湿了每个人的衣衫,但无人抱怨。大家都明白,战场上,一个指令的误解,就可能付出血的代价。
午后,操练内容升级为协同防御。模拟敌人从山下小道发起进攻。
“弓弩手,上墙!长矛手,扼守通道口!预备队,哨塔下待命!”周砚的指令通过旗号和一杆传声筒状的喇叭依次下达。
栖雁坳的人对这套流程较为熟悉,动作迅捷。南山村的人稍显生疏,但在同伴的带动和石岩的呼喝下,也很快进入状态。
“注意相互掩护!墙垛后的弓手,三息一轮,交替射击,保持箭矢压制!”
“长矛手,记熟你们的攻击扇面,不要扎堆!”
……
周砚穿梭在队伍之间,锐利的目光不放过任何细节。他时而停下,用左手比划着,向某个小组讲解如何利用墙体的凹凸进行掩护,如何与相邻的同伴形成交叉火力。
林栖则如同一个沉默的影子,大部分时间都站在隘口最高点,俯瞰整个演练场。他不参与具体指挥,但偶尔会走到周砚身边,低声说上一两句。
“左侧那段矮墙,防守视野有死角,需加设一面反光镜,或安排一个暗哨。”
“通往哨塔的后路,过于暴露,建议挖掘一条浅壕。”
他的建议总是精准而实用,直指防御体系的薄弱环节。周砚认真听取,随即调整部署。
演练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两村人员使用的弓弩制式不同,箭矢无法通用;口令习惯也有差异,有时会造成短暂的混乱。这些问题都被一一记录,留待后续解决。
当夕阳西斜,第一天的联合操练接近尾声。所有人都累得几乎脱力,但眼神却比清晨时更加锐利和凝聚。
沈云疏一直在一旁静静观察。她看到周砚如何用绝对的专业和冷静赢得所有人的尊重,看到林栖如何用他独有的方式查漏补缺,看到石岩如何以身作则,激励本村子弟,也看到两村的年轻人从最初的生分,到演练中开始有了简单的交流和默契。
她走到队伍前方,目光扫过一张张疲惫却坚毅的脸。
“今天,大家辛苦了。”她的声音温和却有力,“我看到有人跑错了位置,有人听错了号令,这很正常。但我们更看到了,没有人退缩,没有人抱怨,大家都在努力适应,努力学习。这就是一个好的开始!”
“虎口隘不是终点,而是我们两家并肩作战的起点。操练会一天比一天艰苦,因为我们的敌人不会对我们留情。但我相信,只要我们能像今天这样,把后背交给彼此,就没有什么坎是过不去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荒年锦绣:我的逃荒致富路》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天悦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天悦小说网!
喜欢荒年锦绣:我的逃荒致富路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荒年锦绣:我的逃荒致富路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