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火药作坊,沈云疏又来到工坊区。这里同样忙碌异常。
马老三光着膀子,正在调试新改进的水力鼓风机。水流带动轮叶,通过连杆将风力源源不断送入熔炉,炉火顿时旺了许多。
“好!”马老三抹了把汗,“这样炉温能再高一些,说不定对熔炼星铁有帮助。”
旁边,几个铁匠正在打造周砚设计的铁蒺藜。这种四角尖刺无论怎么抛洒,总有一尖朝上,是阻止骑兵冲锋的利器。
“每个尖刺都要打磨锋利。”负责监督的孙老丈挨个检查着,“要让那些马匪的马匹踩上去就废掉。”
沈云疏注意到,工坊角落里堆着一些奇特的模具。她走过去仔细打量,发现是制作箭簇的砂模,但形状与她之前见过的不同。
“这是周教头新设计的破甲箭簇。”一个铁匠见她感兴趣,主动解释道,“形状更尖细,听说能更好地穿透皮甲。”
“试过了吗?”
“试过了,效果确实好,就是对铁料要求高,打造起来费时。”
沈云疏点点头:“先做一批,配备给最好的射手。”
傍晚时分,沈云疏再次来到虎口隘。短短一天时间,这里的进展令人惊喜。
石墙又加高了一尺,哨塔的骨架已经全部完成,开始铺设楼板。更令人惊喜的是,投石机经过改进后,第二次试射的石头飞出了一百多步远。
周砚正和石岩站在投石机旁讨论着什么。
“配重还可以再增加一些。”周砚说道,“但要小心别超过支架的承受极限。”
石岩点头:“我让木匠再加固一下底座。对了,沈姑娘,了望台明天就能封顶,要不要在上面搭个遮雨棚?”
“要的。”沈云疏说,“不仅要遮雨,还要能防风。守夜的兄弟在上面一待就是几个时辰,不能让他们挨冻。”
“这个简单,用茅草铺厚实些就行。”
夜幕降临,虎口隘点起了篝火。为了赶工,部分人手决定连夜施工。王氏带着妇人们送来了热腾腾的晚饭,还有驱寒的姜汤。
沈云疏、周砚、林栖和石岩围坐在火堆旁,借着火光研究地图。
“按照现在的进度,再过三天,虎口隘就能基本建成。”石岩语气中带着自豪,“到时候,别说那些流匪,就是正规军来攻,也要付出代价。”
林栖难得地开口:“光有防御还不够。要想守住这里,必须主动出击,掌握外面的动向。”
“你的意思是?”沈云疏看向他。
“虎口隘建成后,我要带人往前推进。”林栖的手指在地图上划过,“在通往野狼沟的方向,设立几个前出哨点。一旦有动静,我们就能提前预警。”
周砚赞同这个想法:“最好能摸清他们的巡逻规律。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这件事就交给你了,林栖。”沈云疏说,“需要多少人手,尽管调配。”
林栖点点头,不再说话,目光重新投向地图,仿佛已经在规划侦察路线。
夜深了,虎口隘的施工还在继续。火光映照下,人们忙碌的身影投射在石墙上,仿佛在演绎一场无声的皮影戏。
沈云疏站在渐渐成型的哨塔下,仰头望去。星空璀璨,与地上篝火交相辉映。她想起这一路走来的艰辛,从最初的仓皇逃难,到如今的筑城自守,每一步都充满艰难,但每一步都走得踏实。
周砚走到她身边,顺着她的目光望去:“在想什么?”
“我在想,等这一切安定下来,我们要在这里种满桃树。”沈云疏微笑着说,“春天来时,桃花映着这石墙哨塔,一定很美。”
周砚沉默片刻,轻声道:“会有那一天的。”
工地上,不知是谁先哼起了小调,很快就有其他人跟着应和。那是在这一带流传很久的山歌,曲调简单却充满力量。歌声在夜色中传得很远,仿佛在向群山宣告:这里,有一群不愿屈服的人,正在用自己的双手,筑起守护家园的铁壁。
第二天黎明,当初升的阳光照在虎口隘上时,哨塔的了望台已经完成了封顶。那面铜锣被牢牢悬挂在横梁下,在晨曦中泛着金红色的光。
沈云墨第一个爬上了望台,拿起锣锤,用力敲下。
“铛——”
洪亮的锣声在山谷间回荡,惊起一群飞鸟。声音传得很远,连栖雁坳和南山村都能隐约听见。
这是虎口隘建成后第一次敲响警钟,虽然只是一次试音,却象征着这片土地上的居民,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预警体系。
人们停下手中的活计,静静聆听这庄严的声响。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复杂的神情——有自豪,有期待,也有即将面对挑战的凝重。
沈云疏望着在了望台上向她招手的弟弟,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不管前路如何艰难,至少此刻,他们已经有了直面危险的勇气和资本。
喜欢荒年锦绣:我的逃荒致富路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荒年锦绣:我的逃荒致富路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