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的冬日,天空是一种冷冽的湛蓝。
承天门前御道上的积雪早已被清扫干净,露出青灰色的石板,在稀薄的阳光下反射着坚硬的光泽。
皇极殿内,百官肃立,气氛却与这严冬的肃杀截然不同,一种无形的、混杂着紧张、期待与不安的热流在蟠龙柱间涌动。
今日大朝,注定将载入史册。
陆仁与谢迁,立于御阶之下最前列。谢迁虽换上了崭新的绯袍官服,但眉宇间的疲惫与那一抹难以完全驱散的沉痛,依旧清晰可见。
陆仁则身姿挺拔,面容平静,唯有那双深邃的眼眸中,偶尔掠过一丝江南烟雨与血火淬炼出的坚毅。
“臣,陆仁(谢迁),奉旨巡察江南,今已还朝,特向陛下复命!”陆仁的声音清朗,打破了殿中的沉寂。
弘治帝端坐于九龙金椅之上,面色沉静,目光如古井深潭,扫过阶下群臣,最终落在陆仁身上:“陆卿,谢卿,辛苦。江南之事,朕已览尔等奏报,然,朕与诸卿,皆欲闻其详。”
“臣,遵旨。”
陆仁深吸一口气,开始陈述。他没有激昂慷慨,也没有刻意渲染,只是用最清晰、最客观的语言,将江南之行的始末,层层展开。
从梅林镇千人血案的骇人听闻,到沈九龄等人利诱不成、悍然发动死士围攻的猖狂;从谢琦为救他而身中剧毒的惊心动魄,到顺藤摸瓜揪出顾、王等幕后巨室及其盘根错节利益网络的触目惊心;再到徐文谦临危受命、稳定苏州、推行清丈的艰难与成效……
他提到了随军郎中的尽力救治,提到了南京太医的星夜驰援,提到了谢琦的最终转危为安,也提到了那些拿到新地契的百姓眼中重新燃起的光。他的叙述,有铁血,有柔情,有黑暗,也有在废墟上重建的希望。
当他说到沈九龄等人试图以每年两百万两白银收买朝廷命官时,殿内响起一片压抑不住的吸气声;当他说到谢琦挡下那一剑时,不少官员动容,悄悄望向站在文官队列中、神色复杂的谢迁;而当他说到清丈出的田亩数目以及分田安民后的民心所向时,许多人陷入了深思。
陆仁的陈述,如同一把精准的手术刀,剖开了江南繁华表皮下的脓疮,也展示了剜除腐肉后新肌生长的可能。
“……陛下,江南之弊,积重难返,非一日之寒。沈九龄、顾鼎臣之流,不过冰山一角。其所以能横行无忌,盖因朝中有人为其张目,地方有吏为其爪牙!梅林镇千余冤魂,不仅死于豪强之手,亦死于渎职贪墨之官员胥吏之手!此风不刹,国无宁日!”
陆仁的声音陡然提高,目光如电,扫过队列中某些面色已然发白的身影。
“臣,恳请陛下,圣心独断,严惩不贷!以正国法!以安民心!以儆效尤!”
话音落下,皇极殿内一片死寂。落针可闻。
弘治帝缓缓站起身,他并没有看陆仁,而是目光冰冷地扫过满朝文武。那目光中,不再有往日的宽仁与犹豫,只有属于帝王的、不容置疑的决绝与威严。
“好!好一个以正国法,以安民心!”皇帝的声音不高,却带着金铁交鸣般的质感,重重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朕,登基十余载,常怀仁恕之心,望与诸臣工共治天下。然,树欲静而风不止!江南之事,触目惊心!尔等食君之禄,不为君分忧,反而结党营私,贪墨横行,纵容豪强,残害百姓!是可忍,孰不可忍!”
他猛地一拍龙椅扶手,巨响回荡在大殿之中。
“传朕旨意!”
“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李文昌,礼部右侍郎张缙,贪赃枉法,结交奸佞,证据确凿,即日革职,交三法司会审,依律严惩,绝不姑息!”
“所有涉案京官、江南地方官员、胥吏,凡经查实,无论品级,一律按《大明律》顶格处置!该杀的杀,该流放的流放!抄没家产,充入国库!”
“原苏州知府……等一干人犯,押解至京后,明正典刑!”
一连串的名字和处置决定从皇帝口中吐出,如同一道道冰冷的判决。没有廷议,没有争论,只有乾纲独断。一些与李文昌、张缙交往过密的官员,腿肚子已经开始发抖,冷汗浸湿了内衣。
最后,皇帝的目光落在谢迁身上,语气稍缓,却依旧带着不容置疑的审视:“谢迁,尔虽不知族人为恶详情,然治家不严,亦有失察之过。念尔在江南能顾全大局,大义灭亲,稳定局势,功过相抵,罚俸三年,以示惩戒。望尔日后,慎之,戒之!”
谢迁出列,深深跪伏:“老臣……领旨谢恩。” 声音带着一丝哽咽,更多的是如释重负。
这一次,弘治帝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强硬手腕。他不再向文官集团中的妥协派、绥靖派做任何让步,用江南贪腐集团的人头和无情的流放,向天下宣告了朝廷整顿吏治、推行改革的决心。朝堂之上,保守势力的气焰遭到沉重打击。
紧接着,皇帝再次下旨:“江南清丈田亩、均平赋税之法,卓有成效。着户部、吏部,即以此《江南暂行条例》为蓝本,结合各地实情,制定《全国清丈田亩及赋税均平推行纲要》!发往各省府州县,限期执行!各级官吏,必须严格遵守,不得阳奉阴违,敷衍塞责!若有阻挠、拖延、舞弊者,一经发现,严惩不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工科大明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工科大明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