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仁如获至宝,亲自接待,安排最好的食宿,给予极高的礼遇。他与三位老师傅闭门长谈数日,结合自己超越时代的船舶知识,初步勾勒出了未来远洋海船的雏形:既要吸收传统中国帆船的坚固稳定和水密隔舱优点,又要借鉴西方帆船的船型设计以追求更快的速度和更好的适航性。
与此同时,另一个更为宏大、也更为艰难的计划,也在陆仁的脑海中酝酿成熟,并开始悄然实施——蒸汽机!
他深知,要想真正征服海洋,仅靠风帆是远远不够的。
稳定的动力,才是远航的基石。他在格物院内部,划出了一个保密等级最高的研究区域,亲自挂帅,抽调了李振等最顶尖的机械、冶金、铸造方面的工匠,开始了蒸汽机的原理验证和初步模型制作。
这项工作极其困难,涉及密封技术、材料强度、精密加工等无数难题。但陆仁有着完整的理论指导,他从最基础的瓦特式蒸汽机原理讲起,画出示意图,讲解气缸、活塞、连杆、曲轴的能量转换关系。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对这套复杂机械系统表现出最高理解和最强兴趣的,竟然是太子朱厚照!
这小子仿佛天生对机械就有一种异乎寻常的直觉。他逃掉了所有文化课,整天泡在蒸汽机项目组的工棚里,围着那些粗糙的模型零件打转。
“这个气缸和活塞的缝隙太大了!漏气!得磨得更光滑!”
“这个阀门不对!应该这样改,让蒸汽只往一个方向推!”
“连杆和曲轴的角度是不是可以调一下?这样转动更省力!”
他提出的问题往往一针见血,甚至能冒出一些让陆仁都感到惊讶的、充满童趣却又暗合机械原理的奇思妙想。他仿佛不是在学习,而是在“玩”一套无比复杂有趣的立体拼图,并且乐在其中,展现出惊人的天赋。
陆仁索性放手,让他参与进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辅助工作和思考。朱厚照干得废寝忘食,满手油污,却比读任何圣贤书都来得专注和快乐。
弘治十一年的春天,就在这股东分红的喜悦、国舅爷的谄媚、海图船匠的归位、以及蒸汽机的艰难起步中,悄然来临。
陆仁站在西山的最高处,望着远处正在平整土地、准备兴建第一个室内船坞的工地,又回头看了看那间日夜传出敲打声和争论声的蒸汽机工棚。
陆上的根基已愈发坚实,而深蓝的梦想,也终于不再是空中楼阁。
那艘能承载大明走向更广阔世界的巨舰,已在图纸和匠人的心中,扬起了第一面风帆。
而那位未来或许能引领这一切的太子,此刻正满手油污地,试图将一堆冰冷的金属零件,组装成能喷吐白雾、发出轰鸣的钢铁力量。
新时代的齿轮,正在缓缓咬合,发出沉重而充满希望的声响。
喜欢工科大明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工科大明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