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治帝拿起一块,那冰凉清新的气息已然扑面而来。他轻轻咬下一口,刹那间,甘甜冰冽的汁水在口中爆开,那熟悉而久违的盛夏滋味,完美无瑕地呈现出来,甚至因为是在寒冬品尝,更增添了一份难以言喻的惊喜和酣畅淋漓之感!
“好!清甜无比!确是西瓜真味!”皇帝忍不住赞叹出声,又接连吃了两口,脸上露出愉悦的笑容。
殿下众臣见状,也纷纷好奇地品尝起来。
“唔!真是西瓜!”
“甜!比夏日里买的还甜!”
“冰凉沁脾,在这燥热的殿内,倒是舒爽!”
惊叹声、赞美声此起彼伏。许多官员吃得汁水淋漓,也顾不得仪态,脸上都洋溢着惊喜和满足。即便是王鉴之等心存抵触之人,在事实和美味面前,也不得不承认,这瓜…确是真瓜,而且味道极好。
待众人品尝得差不多了,陆仁才再次开口,声音提高了些许:“陛下,诸位大人。今日献瓜,非为猎奇,更非邀宠。臣是想以此实证,向陛下与朝廷展示‘格物致用’之力所能达到的另一种境界。”
他目光炯炯,扫视全场:“此瓜能于寒冬成熟,所依仗者,并非仙法,乃是格物之理。玻璃透光,聚日阳之热;水泥坚厚,蓄白日之温;煤火工热,补夜间之失。三者合一,辅以水分、养料精心调控,便可在这冰天雪地之中,生生造出一方适宜作物生长之‘小乾坤’!臣称之为‘温室’之法。”
“此法,可用于冬日培育鲜嫩菜蔬,可让百姓餐桌在万物凋零之季亦有绿意;可用于提前育种,躲避春寒,增加北方土地一季之收成;若规模扩大,技术推广,甚至可尝试种植一些原本不宜于北地之作物!其于民生之大利,岂是区区口腹之享所能涵盖?”
陆仁的话语,如同重锤,敲击在每个人的心上。先前只看到“瓜”的人,此刻才猛然意识到这背后所代表的巨大意义!
谢迁立刻出列,声音带着激动:“陛下!陆郎中所言,振聋发聩!若此‘温室’之法果真可行且能推广,则北方冬日再无淡季!百姓可食鲜蔬,身体更强健;农户可多一季收成,生计更宽裕;甚至军屯亦可效仿,于冬日自产菜蔬,节省粮饷,改善边军伙食!此乃利国利民之大道!老臣恳请陛下,重视此法,着令研讨推广!”
刘大夏也若有所思地点头:“若边关军镇,亦能筑起此类暖房,冬日里士卒能吃到新鲜菜蔬,必能大大减少夜盲之症,于守城巡哨大有裨益!此物于军亦有利!”
户部尚书周经更是双眼放光:“若能推广,京师冬日菜价必然大跌,惠及无数市民!若农户多一季收成,朝廷或可…或可酌情考量税收…此乃开源之新思路!”
支持的声音开始涌现,并且都是从国计民生的实际角度出发。
然而,反对者岂会轻易罢休。王鉴之脸色铁青,强辩道:“陛下!纵然此法有些许小利,然玻璃昂贵,水泥亦非寻常之物,建造此类暖房,耗费定然不菲!岂是寻常农户所能承担?最终不过是富家翁之玩物,于普通百姓何益?陆仁夸大其词,蛊惑圣听!”
陆仁似乎早已料到有此一问,从容应对:“王御史所虑,初看确有道理。然格物之妙,便在于不断改良优化,降低成本。初始玻璃或许昂贵,然西山玻璃坊工艺日益精进,产量攀升,成本已大幅下降,未来研制更廉价之替代透光材料亦非不可能。水泥亦然,西山产量巨大,价格已渐趋平稳。”
“况且,”他话锋一转,“推广并非一蹴而就,需循序渐进。可由朝廷主导,先于官田、军屯、大型皇庄试建示范暖房,验证技术,核算成本,摸索经验。待技术成熟,成本进一步降低后,再鼓励民间富户、商会仿效兴建。即便初期仅富户可用,其产出之冬日鲜菜投入市场,亦能平抑整个冬季之菜价,惠及大众。此其一也。”
“其二,暖房之法,并非仅有玻璃一途。臣此前试验,乃为求最佳效果。其实,若退而求其次,以厚纸、油毡、草帘等廉价材料替代部分玻璃,精心设计,亦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保温增产之效,虽不及玻璃温室,却胜在成本低廉,更易为普通农户所接受。格物院可负责设计多种不同造价、不同效益之暖房方案,供不同财力者选择。”
“其三,此法定型推广后,需大量玻璃、水泥、框架建材,反将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创造更多工匠职位,此亦有利于民生。”
一番论述,层层递进,既承认现实困难,又指出解决路径和长远利益,将王鉴之的质疑化解得干干净净。
朝堂之上,风向已然彻底转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真思考这“温室”所能带来的巨大变革。
弘治帝听完双方辩论,心中已是波澜起伏。
他看到的不仅仅是几个西瓜,更是一个能够切实改善民生、增强国力的的全新领域。他缓缓起身,目光灼灼:“陆卿今日所献,非是瓜果,乃是一幅冬日生春的画卷,一条富民强国的蹊径!格物之力,竟至于斯,朕心甚慰!”
他看向陆仁,语气坚定:“陆卿,朕便将此事交予你。着你工部营缮清吏司与西山格物院会同户部、司农寺,详细拟定‘温室’试行章程。先在京畿官田、西山左近择地试建数种不同规格之暖房,详细记录建造成本、能耗、产出、效益,摸索出一套切实可行之模式。所需银两、物料,由内帑与户部协调支应。朕要尽快看到详实奏报!”
“臣,领旨!定不负陛下所托!”陆仁躬身领命,声音铿锵有力。
“至于这些西瓜,”皇帝心情颇佳地看着盘中剩余瓜果,“味道甚佳。其余诸位爱卿,也分尝一些吧。今日便以此瓜,预祝我大明风调雨顺,四季常青!”
“谢陛下恩典!”群臣躬身谢恩。
朝会在一片略带甜味和惊奇的气氛中结束。
官员们退朝时,仍在兴奋地议论着那冬日西瓜和神奇的“温室”。
王鉴之等少数人面色悻悻,却再也说不出反驳的话来。
陆仁走在最后,看着前方热议的同僚,知道一颗关于现代农业科技的种子,已经在这帝国最高殿堂悄然种下。
它或许会面临许多困难,但一旦生根发芽,其带来的改变,将如同那玻璃暖房中的绿意一般,冲破严寒,蔓延开来。
而他的格物之路,又迈出了坚实而新颖的一步。
喜欢工科大明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工科大明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