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乐融融的氛围让陆仁连日的疲累一扫而空。然而,细心的他还是从父母和二伯眉宇间,捕捉到那一丝难以掩藏的闲闷与失落。
饭后,丫丫和堂姐堂妹们乖巧地收拾碗筷。陆仁陪着父母和二伯在堂屋围着暖炉喝茶闲话。母亲张氏轻叹一声,道:“仁儿啊,如今你出息了,爹娘也跟着享福,这京城的日子是好,锦衣玉食的……就是,就是太清闲了些。每日里除了吃睡,竟寻不着件事做,浑身骨头都跟散了架似的。你二伯和二娘也是,在院里转悠得都快长出草来了。”
二伯陆孝憨厚地笑着接口:“是啊仁哥儿,我们都是劳作惯了的命,这猛地一歇,反倒哪儿都不对劲。知道你现在忙的是天大的正事,我们也不敢搅扰,就……就琢磨着,能不能寻点轻省力所能及的活儿,活动活动筋骨也好。”
父亲陆义虽未言语,但那眼神却明白无误地道出了同样的期盼。
陆仁闻言,心中顿时涌起一阵歉疚。是啊,自己只想着接家人来京享福,却忽略了他们精神层面的需求。父母二伯皆是勤劳半生的实在人,骤然脱离劳作,置身于繁华却陌生的帝都,无所事事,反而易生空虚落寞之感。自己确是考虑欠周。
然而,让家人参与西山煤业是绝不可行的。官督商办,牵扯重大,多少双眼睛盯着,若让自家亲人插手其中,无论大小,必授人以“公私不分”、“借机渔利”之口实,于大局有百害而无一利。
他看着家人期盼又略带小心翼翼的眼神,心念电转,忽然有了主意。格物商会名下,不是现成有别的产业么?
他放下茶盏,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爹,娘,二伯,你们说得在理,是儿子想岔了,光让你们闲着反倒难受。正好,我这儿另有一桩稳妥的营生,正需要绝对信得过的自家人来操持,不知你们可愿意辛苦?”
三人眼睛霎时一亮!张氏忙道:“什么营生?只要娘做得来,绝不怕辛苦!”
陆义也挺直了些腰板:“对!有力气活儿也行!”
二伯陆孝更是连连点头。
陆仁笑道:“不是力气活。咱们格物商会做的香胰子(肥皂)、还有那专门烧蜂窝煤的炉子,二位伯父和父亲都是见过的,好用又紧俏。眼下新的作坊也已经建立,产量渐增,正打算在京城内外,开设几家专营这些物事的铺子。这掌柜、管账的人选,外人终究隔了一层,哪有自家人尽心?爹和二伯为人稳重,识些字,学学看账管铺子定然不难。娘和二娘心细如发,正好帮着照看铺面,打理货品,迎来送往。丫丫还有堂姐和堂妹,也可以在铺中帮忙,另外可以读书认字。如此一来,既能将咱们的好东西卖与街坊四邻,也能让你们有个正经事由,有些体己进项,岂不两全其美?”
此言一出,陆义、张氏和二伯陆孝顿时喜形于色!这简直是说到了他们心坎里!既是正经买卖,又不算重劳,还能帮衬儿子(侄子)的产业,更能自个儿挣些花用,不再是白吃饭的闲人。
“愿意!愿意!这再好不过了!”张氏激动得眼眶微热。
“好好好!仁哥儿,你放心,二伯定然用心学,给你把这铺子打理得明明白白!”二伯陆孝搓着手,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父亲陆义也重重点头,脸上焕发出久违的光彩,仿佛找到了新的奔头。
看着家人重新焕发出的活力与期盼,陆仁心中温暖而踏实。国之大事,工科兴邦,固然重要;而家之小事,安顿亲伦,亦不可废。他开始兴致勃勃地向家人描绘起店铺选址、装修、经营的种种设想,堂屋内的灯光,温暖而明亮,将一家人的身影投在窗纸上,融入了京城的万家灯火之中。
窗外,不知何时,悄然飘起了今冬的又一场细雪,无声地滋润着古老的城市,也仿佛预示着,这个家庭的新事业,即将在这银装素裹中,悄然萌芽。而陆仁心中也已埋下种子,待忙过这阵,定要再琢磨些新鲜实用的物件,让家人的铺子,越发红火起来。
喜欢工科大明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工科大明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