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仲冬,朔风渐起,卷过西山南麓新辟出的广阔场地,却吹不散此地蒸腾的热气与喧阗。
大明兴业总局的临时总部,历经月余紧锣密鼓的筹建,已颇具规模。
放眼望去,虽无雕梁画栋,却自有一番雄浑气象。
以合抱粗的西山松木为骨架,夯土版筑为墙,厚实的茅草层层覆顶,足以抵御严寒。
一排排工棚、仓廪、公事房、匠作区、甚至简易的医棚与膳房,皆按功能分区,井然有序,脉络清晰。营地中央,一座格外宽敞的木构厅堂已然落成,门前高耸的旗杆上,那面明黄底色、绣着“大明兴业总局”六个御笔亲题遒劲大字的龙旗,正迎着北风猎猎招展,无声地宣示着此地的非凡地位。
营地外围,新夯实的道路两旁,插满了象征皇家的龙旗及各色号旗。数以百计从周边村落招募来的民工以及格物商会调拨来的核心工匠,皆换上了总局新发的厚实棉袄,脸上混杂着好奇、敬畏与对未来的期盼,密密麻麻地围在划定区域之外,翘首以盼。
赵德柱声若洪钟,带着一队精干伙计进行着最后阶段的清场与布置,确保万无一失。沈默则坐镇总堂之内,最后一次核对着流程、宾客座次、以及那幅巨大的西山矿区规划与蜂窝煤工艺流程示意图,额角微微见汗,神色却异常专注。
陆仁独立于总堂门前,一身簇新的青色官袍衬得他身姿愈发挺拔。他目光缓缓扫过这由自己一手擘画、从无到有建立起来的基业,心中感慨万千。从魂穿之初陆家村的贫寒少年,到金殿传胪的六元状元,再到今日站在这里,手握百万巨资,开创这前所未有之工科伟业,其间艰难险阻,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他知道,脚下这片土地仅是起点,未来将以水泥重建,矗立起真正的工业心脏,但此刻,这简陋而充满生机的营地,正是他梦想启航的锚地。
“来了!官轿到了!”远处传来一阵骚动,马蹄声与仪仗的喝道声由远及近。
最先抵达的是六部堂官们的轿舆。
户部尚书周经率先下轿,他今日特意穿了一身崭新的绯袍,看到这气象森严的营地,尤其是那面迎风招展的龙旗,抚须含笑,连连点头——户部批出的巨款,眼见落到了实处,且规模远超预期,心中自是老怀大慰。
工部侍郎徐贯紧随其后,他更关注营地的布局与建材,眼中露出专业人士的审视与赞赏。
兵部尚书马文升龙行虎步,声若洪钟:“好!好气派!他日西山之煤炼出的精铁,必能铸就我大明更锋锐的兵甲!”
随后,一顶简朴却透着威严的绿呢大轿缓缓停下。首辅刘健身着仙鹤补子的一品官服,在内侍搀扶下步出轿舆。他目光如电,缓缓扫过场地、人群、龙旗,最终落在迎上来的陆仁身上,神色复杂难辨。他依旧不喜这“言利”之事,对“股份制”这等新鲜玩意更是心存疑虑,但圣意难违,加之那日陆仁一番“为生民立命”的激昂陈词与蜂窝煤的实际效用,终究让他选择了亲临现场,以示对皇命和新政的有限支持。
“下官陆仁,恭迎元辅。”陆仁执礼甚恭。
刘健微微颔首,声音低沉而缓慢:“陆修撰,少年有为,闹出好大动静。”他顿了顿,目光锐利地看向陆仁,“陛下信重,付以重任;万民瞩目,寄以厚望。望尔好自为之,谨记‘脚踏实地’四字,莫要行险躁进,辜负圣恩,亦负了这‘兴业’二字之本意。”话语虽是勉励,其中的警戒与担忧却也表露无遗。
“元辅教诲,下官铭记于心,定当兢兢业业,如履薄冰,以报陛下与元辅信重。”陆仁恭敬回答,不卑不亢。
此时,次辅谢迁也笑着走了过来,他倒是显得开明许多:“陆修撰,不必过于拘谨。元辅亦是爱之深,责之切。你这番手笔,着实令人眼前一亮。这股份制、官督商办,虽是古之未有,然细思之下,却暗合通变之理。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他拍了拍陆仁的肩膀,低声道:“待忙过这阵,得空可来我府上坐坐,老夫对你这格物之学,颇有些兴趣。”
“谢阁老抬爱,下官荣幸之至,定当登门求教。”陆仁连忙应下。
马文升也凑过来,大手一挥:“陆小子,放手去干!兵部等着你的好煤好焦!有什么难处,只要于国有利,老夫能帮衬的,绝不推辞!”
众官员在陆仁、沈默、赵德柱的引导下,步入总堂稍事休息。堂内烧着蜂窝煤炉,温暖如春,与外面的严寒恍若两季。众人围着沙盘和图册议论纷纷,话题自然离不开这总局的前景、股份制的奥妙,气氛热烈。
然而,并非所有来宾都心怀纯粹。稍晚些时候,两位国舅爷——寿宁侯张鹤龄与建昌伯张延龄,骑着高头大马,带着一众豪奴,咋咋呼呼地闯了进来。他们虽也按规矩认购了股份,但显然意不在此。
张鹤龄腆着肚子,四处打量,对陆仁道:“陆总办,这摊子铺得不小啊!以后这采买、运输、护卫,用人的地方多了去了。我府上倒是有些得力的奴才,改日让他们过来,你看着给安排个管事的位置,也好帮衬帮衬你嘛!”言语间,安插亲信之意昭然若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工科大明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工科大明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