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央宫,正殿。这里被临时改装成了“帝国集团新CEO就职暨战略发布会”的现场。
没有香槟塔,没有红地毯,但有肃立的百官,有庄重的礼乐,更有无数道或期待、或审视、或担忧的目光,聚焦在宝座之上那个年仅十六岁的少年身上——汉武帝,刘彻。
“诸位同仁!”刘彻开口,声音清亮,带着不容置疑的自信,完全没有新手上路的青涩感,“从今日起,由我,刘彻,接任帝国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底下响起程式化的恭贺声。但刘彻能感觉到,那些声音背后,是各种各样的心思。尤其是坐在珠帘之后,那位手持鸠杖,面容威严的老太太——他的祖母,太皇太后窦氏。她代表着公司最大的“保守派股东”和“监事会”,拥有着一票否决权。
刘彻不在乎。他年轻,他热血,他脑子里充满了宏大的蓝图。他受够了祖父和父亲那种“抠抠搜搜”的经营模式。省钱?节流?那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帝国的目的,应该是扩张!是征服!是让“汉”这个品牌,成为已知世界的唯一标准!
于是,他推出了自己的第一个战略计划——“建元”品牌升级计划。
“诸位,时代变了!”刘彻挥舞着手臂,像个充满激情的产品经理,“我们不能永远抱着‘文景之治’那块省优部优的牌子吃老本!市场在变化,竞对(主要指匈奴)在挑衅!我们必须主动出击,进行全方位的战略升级!”
他首先在“人力资源”上动刀。
“首先,我们要改革招聘制度!不能再只看背景,论资排辈!我们要搞‘唯才是举’!设立‘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等特殊招聘通道,广泛吸纳社会上的优秀人才,尤其是那些懂儒家管理学的!”他目光扫向一旁的御史大夫赵绾、郎中令王臧,这两人是他重用的“儒家学派咨询公司”的代表。
窦太后在帘后冷哼了一声。她信奉的是“黄老之术”,讲究的是“无为而治”,少折腾,少花钱。儒家那一套“正名分”、“制礼乐”,在她看来就是瞎折腾,浪费预算。
刘彻不管,继续他的PPT宣讲(当然是脑补的)。
“其次,我们要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我们要摈弃过去那种低调、隐忍的风格。我们要树立大汉的‘品牌自信’!要改历法,易服色,封禅泰山!要让天下人都知道,我们汉公司,是受命于天的!是独一无二的!”
这相当于要重新设计公司的Logo、Slogan和企业愿景。花费巨大,但在刘彻看来,这笔“品牌营销费用”绝对不能省。
“再次,也是最重要的,”刘彻的声音提高八度,指向北方,“我们要重新评估与最大竞对——匈奴集团的竞争策略!过去我们采取的‘和亲’政策,本质上就是缴纳保护费,是屈辱的!我们要改变这种被动挨打的局面!我们要组建我们自己的‘市场开拓团队’(军队),研发更先进的‘产品’(武器),最终目标,是将匈奴集团彻底赶出主流市场,或者……直接并购!”
这番话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块巨石。朝堂之上,议论声顿起。老成持重的大臣们面面相觑,年轻人则听得热血沸腾。
“陛下,三思啊!”一位老臣出列,“对匈作战,乃是巨额预算支出,文景两朝积蓄,恐难支撑长期战争啊!”
“预算就是用来花的!”刘彻反驳,“不投入,哪来的产出?不打开新的市场,我们永远只能困守中原这一亩三分地!我们要的,是星辰大海!”
他甚至还提出了一个更激进的设想:“另外,朕听说西域还有不少中小型公司(国家),他们苦匈奴久矣。我们可以派出‘市场调研兼商务联络小组’(比如后来的张骞),去打通关系,建立战略合作,从侧翼包围匈奴!这叫‘一带一路’……呃,这是后话,先列入长期规划。”
这场“建元发布会”,刘彻讲得酣畅淋漓,把他压抑已久的雄心壮志全部倾泻而出。他感觉自己就像个即将启动一个庞大项目的创业者,充满了改变世界的激情。
然而,他忽略了最关键的一点——公司的实际控制权,并不完全在他手里。
发布会结束后,窦太后的“监事会”开始运转了。
赵绾、王臧提出的要求“窦太后不应再干政”的建议,成了导火索。窦太后勃然大怒,动用她的权威,直接干预。
结果是残酷的:“建元”品牌升级计划被强行叫停。赵绾、王臧被下狱,后来被迫自杀。窦太后任命了她的心腹,信奉黄老学说的许昌、庄青翟等人担任要职。
刘彻的所有改革措施,几乎全部搁浅。
年轻的皇帝站在空荡荡的大殿里,第一次感受到了权力的界限和现实的冰冷。他这个CEO,上面还有一个能随时否决他的“终身荣誉董事长”。
“奶奶……”刘彻攥紧了拳头,指甲几乎掐进肉里,“您等着看吧。时代,终将是我的时代。您的‘无为而治’,该进历史博物馆了。”
他心中的火焰没有被浇灭,反而烧得更旺了。他在等待,等待真正独揽大权的那一天。这场失败的“新政”,成了他帝王生涯中第一笔,也是刻骨铭心的一笔学费。
---
喜欢帝王串串烧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帝王串串烧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