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书令的余烬尚未完全冷却,大秦帝国这台疯狂运转的机器,并没有丝毫减速的迹象。
CEO嬴政陷入了“路径依赖”。他觉得,之前能用武力兼并六国,现在就能用更严苛的律法和更庞大的工程,来维系和强化这个帝国。他的KPI已经从“统一”变成了“不朽”。
于是,北击匈奴、南征百越的“市场扩张”计划同步进行;修筑驰道、直道的“全国交通物流网络”日夜不停;而最核心的两个超级项目——阿房宫(总部大楼升级计划)和骊山陵(CEO终极归宿工程),更是投入了天文数字的人力物力。
朝廷的“现金流”如同决堤的洪水般涌出,丞相府的“预算报告”永远写着“赤字”两个大字。怎么办?加税!提高“徭役”KPI!原六国地区的青壮年,刚刚结束战乱,还没喘口气,就被一纸诏令征发去了关中。
在骊山陵的工地上,人山人海,场面堪比后世最拥挤的春运。来自楚地的民工陈胜,和来自吴地的民工刘邦(假如他们此时都在工地的话),可能会在休息的间隙,蹲在土堆上吐槽。
陈胜(看着一眼望不到头的工作量,叹气):“这工期,比山还高,驴都不敢这么使啊。”
刘邦(啃着干粮,眯着眼):“谁说不是呢。听说咸阳城里的阿房宫,比这还夸张。咱们这位大老板,是真不把‘人力成本’当钱啊。”
旁边一个来自齐地的儒生(因为书被烧了,被迫来搬砖)低声插嘴:“苛政猛于虎也……《礼记》里早就说过……”
监工的秦吏拿着皮鞭走过,厉声呵斥:“嘀咕什么!赶紧干活!完不成今天的土方量,扣你们口粮!”
众人噤声,默默劳作。空气中弥漫着汗味、土腥味和一股压抑的愤怒。
这不仅仅是骊山和阿房。在全国各地,驰道工地上、长城边防线上、运送军粮的队伍里,类似的情景每天都在上演。严苛的秦法规定,迟到、完不成任务,动辄就是重罚甚至处死。“失期,法皆斩”就像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每个役夫和戍卒的头上。
民间开始出现“用户差评”了。虽然还只是小规模的、地下的抱怨,如同星星之火。
在原来的楚地,流传起“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谶语。
在原来的齐地,有人偷偷在夜里祭祀故国的神灵。
在道路上,开始出现小股的土匪,他们大多是活不下去的逃亡役夫。
朝廷的“舆情监控系统”并非一无所知。总有地方官上报“盗匪”、“民有怨言”。但奏报到了咸阳宫,往往被嬴政和李斯视为“个别地区的管理问题”,或者“六国余孽的负隅顽抗”,处理方式就是更加严厉的镇压。
一位来自东部的使者,壮着胆子向嬴政汇报:“陛下,各地征发民力过甚,恐生变故啊……”
嬴政不耐烦地打断他:“朕统一六国,靠的就是法令严明,执行力强。些许小麻烦,加强管控即可。李斯,把‘连坐法’在那些差评多的地区,再强调一遍!”
李斯领命,但他看着嬴政日渐憔悴却依然刚愎的面容,心中的不安越来越重。他知道,公司的“现金流”(民力)已经严重透支,“用户忠诚度”(民心)正在断崖式下跌。这已经不是“差评预警”,这是“崩盘前兆”了。
---
喜欢帝王串串烧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帝王串串烧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