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一出手便是两项良法!
其一曰“引流造势”:在水源旁开掘地下引渠,人为制造高低差,使水流顺势而下,形成持续不断的冲击之力,借此推动大转轮筒车自行运转。
其二名“高转筒车”,亦称“龙骨提水架”。
此法需打造两个大轮,一置于岸上高地,一沉入水中。
两轮之间以绳索贯连竹筒,组成环状长链。
一旦岸上大轮被带动旋转,水中的小轮也随之转动,整条链环便循环往复地运行。
其间,链上竹筒经过水面时自动汲满清水,随链条上升至高处大轮时倾倒入储水槽,再经沟渠分流至田亩之中,实现高位灌溉。
更妙的是,这种高转筒车不必依赖流水,可用人力踩踏或畜力牵引驱动,灵活非常。
如此一来,即便地处缓流之滨,或是仅有湖泊而无急流之处,也能通过搭建高转筒车将水送上高田,不再受限于地形。
唯一的难处在于,这大转轮筒车与高转筒车的结构比龙骨水车更为繁复,建造难度更高;此外——他们依然没有牛!
有人低声叹道:“唉,不知陛下是否会派人帮我们打造这些水车?”
另一人附和:“是啊,若靠村里几个木匠慢慢琢磨,不知何年何月才能成形。”
又有人鼓劲道:“实在不行,咱们自己动手!你们谁记下了龙骨水车和筒车的样子?”
“图倒是画了几笔……可光有图,咱们真的能搭得出来吗?”
“无论行不行,总得先动手试试看!”
“要是光等着陛下、朝廷,或是乡里的木匠来造,说不定明年都未必能用上龙骨水车和筒车!”
“说得没错,咱们自己先试着做一回。
真不成,再等朝廷或本地匠人有空也不迟。”
“可眼下还是缺牛啊。
虽说靠人力也能转得动大转轮筒车和高转筒车,但要是真有头牛拉,那可省力太多了。”
“真想自家能有一头壮实的耕牛啊!”
“今天又是满脑子想着怎么把四夷的牛羊弄几头回来的一天!”
……
当全国各地的百姓纷纷议论着大转轮筒车、高转筒车和耕牛之时,咸阳宫中,始皇帝嬴政与群臣也在商议同一件事。
“大转轮筒车与高转筒车的督造任务,一并交给左民工部六司负责。
连同先前的龙骨水车在内,务必以最快的速度,赶制出最多的水车器械!”
嬴政目光沉稳地望向公输均等几位出身公输家的博士,语气坚定,不容反驳。
“遵命,陛下!”
刚被委以重任的公输均等人哪敢推辞,当即齐声应下。
他们如今正欲在新设的工部站稳脚跟,岂会放过这等立功机会?
一旁的相里季等墨家博士见状,暗自松了口气——总算把公输家拉上了这条船。
若不然,这些差事怕又要落到他们墨者头上,肩上的担子又要重上几分了。
待筒车之事落定,嬴政的目光再度投向天幕上那个醒目的“牛”字。
从此前出现的曲辕犁,到如今接连问世的龙骨水车与各式筒车,他已清楚意识到:若百姓手中有牛可用,耕作与灌溉的效率必将大幅提升,人力之苦亦可大大减轻。
想到此处,他转身对李斯沉声叮嘱:
“四夷那边收购牛羊的事,必须盯紧些,动作要快!”
“即便眼下拿不到成年壮牛,牛犊也得收。
他们养不活的,就由我大秦来养!”
“还有,乌氏倮现在到了何处?”
此前他已得知乌氏倮正赶赴咸阳的消息。
而眼下,能在短时间内为秦国带来大批牲畜的,恐怕唯有此人了。
李斯闻言立即出列,恭敬答道:
“对外贸易令已初步筹建完毕,待天幕结束后,便可正式派遣使节前往四夷,洽谈牲畜采买事宜。”
“乌氏倮目前距咸阳约莫三日路程,天幕一旦结束,很快便可抵达都城。”
听闻乌氏倮将至,嬴政神色微缓。
毕竟,那意味着一批可观的牛羊即将无偿归入大秦囊中!
喜欢大秦:开局天幕曝光秦二世而亡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大秦:开局天幕曝光秦二世而亡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