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将迎来崛起之机!”
“农家将在太子扶苏治下大放异彩!”
多少年来,他们农家从未如此光明正大地站在一个国家体系的重要位置上。
尽管目前这一切只是出现在天幕中的秦国,并且也只是属于天幕中的太子扶苏麾下。
但只要天幕中太子扶苏能够重用农家,那么他们农家真正登上秦朝朝堂、成为国家体制重要一环的那一天,还会远吗?
不会远的!
只要农家在太子扶苏的体制中展现应有的价值,那么天幕中的现实,便是他们真正的未来!
只要在朝堂上有了一席之地,那么无论是为名还是为利,自会有人前赴后继地学习农家之学。
而一旦有源源不断的人投身农家之学,即便无法超越法家,成为秦国主导思想,至少也能成为重要的思想流派之一。
对陈相、陈辛而言,这已足够。
而其他未被列入六部的诸子百家博士,则满含羡慕与不甘地望着法家、墨家、农家这些“上榜”的学派。
为何他们的学派没能成为太子扶苏设立的六部之一呢?
很显然,日后这些六部必将成为太子扶苏倚重的核心力量。
倘若自家学派的弟子能够占据其中一席之地,那么他们的学说也将随之发扬光大。
错失了这次机会的各家博士,纷纷暗自祈祷太子扶苏能早日发现他们学派的价值,认识到他们思想的独到之处,从而加以重用。
【秦王嬴政注视着眼前的太子扶苏,神色复杂,一时竟不知该说些什么。】
【太子扶苏的思维逻辑有问题吗?】
【完全没有问题。】
【如果顺着他的思路去理解,“户、吏、农、工、礼、刑”这六部的设立,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但问题恰恰在于,这是太子扶苏独有的思维方式。】
【常人的思维,难道不是先拿到资源和人手,然后直接着手做事吗?】
【至于粮草物资,用完了再上报申请就是了。】
【至于奖惩机制,做出成绩自然升迁,没有成果自然贬黜,又何须预先设立专门机构?】
【至于法度监察之类的事情,只要不违秦律,不就可以了吗?】
【总之,先接任务,干起来再说。】
【可太子扶苏却偏偏要先构建一套组织架构,待架构完善后,再按部就班地安排人员,最终在制度的框架之下,展开各项工作。】
【这种方法倒也不能说错误,只是总让人觉得过于郑重其事,甚至有些小题大做。】
【不过,想到太子扶苏对此事的认真态度,再加上秦王嬴政本就不缺资源去支持他设立这六部……】
而且秦王嬴政也想看看,六部建立之后,太子扶苏能不能借此施展一番手脚,做出些新意来。
于是思忖片刻后,秦王嬴政还是点头应允了。
“设立六部,没问题!”
“那你对六部的人选可有什么想法?”
“还是说,由父王来为你挑选安排?”
既然已经决定要为太子扶苏设立六部,秦王嬴政自然也不会吝啬小气。
所以他也想听听扶苏是否还有别的要求,若有的话,干脆一并给他安排妥当。
“有!”
太子扶苏眼神一亮,立刻答道。
“户部主事,我想请父王让我属下的章邯来担任。”
“吏部主事,希望父王能为我选一位沉稳老练的大臣来担任。”
“但不必从现有朝臣中挑选,如今朝堂上诸位大臣事务繁忙,若再让他们兼任吏部主事,恐怕会影响本职。”
“工部主事,我希望父王可以安排一位墨家弟子担任,并调配一些墨家门徒作为属员。”
“农部主事,也希望由农家出身之人来担任,并同样安排一批农家子弟协助。”
“至于礼部主事,倒是没有特别要求,只要通晓七国文字典籍便可。”
“刑部主事亦然,只要熟悉律法、明于断狱即可。”
太子扶苏一边说着,一边屈指计算,将六部人选的想法逐一讲明。
此刻,咸阳宫中,满朝文武的目光又一次落在了章邯身上。
如今还只是中书谒者丞的章邯,虽说不是在场官阶最低的,但也绝对排在末尾那一拨里。
可就是这样一位不起眼的小官,却因多年前被选为太子扶苏的第一位属官,而幸运地踏上了快车道。
如今更是成为太子六部中,唯一一位被点名指定的人选。
虽说太子尚未成年,但谁都知道,随着太子年岁增长,这六部主事的身份,自然也会随之提升。
哪怕就是现在,这六部主事的地位,恐怕已经不逊于他如今的中书谒者丞一职。
换句话说,天幕上的章邯,等于跳过了常人十年寒窗、几十年苦熬的艰辛历程。
只要他日后不犯大错,等到了现在这个年纪,地位至少也能与少府令相当。
比如,中书谒者丞再升一级,便是中书谒者令,又称少府令。
虽说这职位在少府卿之下有十几位之多,看似并不显赫,但在朝堂之上,已经是位列九卿之下、朝臣之中第一梯队的存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秦:开局天幕曝光秦二世而亡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大秦:开局天幕曝光秦二世而亡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