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再为扶苏迎娶王氏家族之女,将其立为太子妃乃至皇后,那么王氏这一军方力量也将自然归于扶苏麾下。
有了蒙、王两家的支持,扶苏日后再面对另外两派文臣势力时,也足以应对自如。
待其继位后,再扶持一支忠于自己的文官集团,便可真正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掌控。
然而,始皇虽为扶苏布局深远,却未曾预料到自己的猝然离世,也未曾料到扶苏会因一道伪诏而毅然自尽。
有时,蒙恬与蒙毅也真是想对扶苏说:相比那些文臣武将的四大派系,像淳于越这样的儒家博士又能算得了什么?
与其听那些博士们空谈理论,倒不如多去蒙家、王家走动走动,借机向外界释放出这些派系支持你的信号。
只要能听从始皇的安排,不再动辄在朝堂上直谏,触怒始皇,令其难堪,
那么扶苏的太子之位便几无悬念了。
……
而在现实中的扶苏身边,淳于越等儒家博士看到天幕上显示的太子扶苏与武成侯王翦、左丞相隗状、右丞相王绾等人频繁来往时,眉头不由紧锁。
如果天幕中的那个自己与太子扶苏相见的时间,和他们在这个世界与长公子扶苏相见的时间一致的话,
那么天幕中的他们,至少还要再等几年,才能在秦王嬴政广纳百家博士之时,正式与太子扶苏接触。
但问题在于,到了那个时候,恐怕为时已晚。
在这个世界中,由于扶苏并未主动与王翦、隗状、王绾等人建立联系,
所以这些权臣也未主动与扶苏往来。
直到他们这些儒家博士入秦后,才开始对扶苏进行教导,试图灌输儒家理念,
引导扶苏倾向儒家,排斥其他学派,并与儒家博士建立亲近关系。
但如果按照天幕上的发展,扶苏在未来几年里频繁与王翦、隗状、王绾等人往来接触,
那么等到他们这些博士真正有机会接近扶苏、为他授课之时,
再想让他转向儒家、亲近儒学,恐怕已是难上加难了。
然而,即便淳于越等儒学博士内心再如何不愿接受,天幕上太子扶苏与武成侯王翦、左丞相隗状、右丞相王绾等人关系日益密切的事实,也无法因此而改变。
天幕所展现的未来图景,不会因他们的意志而偏移分毫。
旧韩故地,张良仰望天幕之上扶苏的一举一动,不由低声叹息。
此时的太子扶苏,既有始皇帝嬴政的宠信与倚重,又有秦国朝堂上一众文臣武将的拥戴。
在那个世界中,他的储君之位可以说稳固如山,无人能撼动。
想到此处,张良内心再度泛起一丝不甘与怨怼——
秦国,先是诞生了一位横扫六合的强君嬴政,已令人无可奈何;如今竟又冒出一位堪称天生帝主的太子扶苏。
即便这位扶苏来自另一个世界,张良也仍旧觉得命运太过不公。
倘若这样的太子,能出自他们六国、出自他们韩国该有多好!
若他张良能辅佐扶苏为“韩王”,再加之自身才略,纵然面对暴君嬴政,又有何惧?
淮阴县中,少年韩信尚未完全理解天幕上太子扶苏的种种表现背后所隐藏的深意。
但他清楚,《孙子兵法》与《管子·兵法》意味着什么。
那是教导世人如何布阵、用兵、作战的至高兵典!
而自幼便对排兵布阵、统兵征战有着浓厚兴趣的韩信,自然对这两部兵书充满向往。
可惜的是,无论是收到《孙子兵法》的王翦,还是收到《管子·兵法》的蒙武,都未曾翻开手稿细读。
二人只是将兵书小心收起,随后便与太子扶苏谈天说地,聊些琐事。
这让原本想借着天幕机会,偷偷“蹭”学点兵法知识的少年韩信大感失望。
“真希望能完整地读一遍《孙子兵法》,还有那从未听闻的《管子·兵法》……”
韩信望着地上自己随手勾勒的两军对阵沙盘,略带沮丧地喃喃自语。
【太子扶苏离开蒙家后,便返回宫中,前往华阳太后居所请安。】
【华阳太后,本为秦孝文王嬴柱的妃嫔之一,因深受宠爱而被立为正夫人。】
【待秦孝文王登基后,她更进一步,成为王后。】
【虽深受宠爱,但她膝下无子。】
【后在吕不韦的谋划下,她将嬴异人收为养子,并为其改名为嬴子楚。】
【待秦孝文王驾崩,嬴子楚继位,便尊其为“华阳太后”。】
【而嬴子楚的亲生母亲夏姬,则被尊为“夏太后”。】
【彼时后宫之中,华阳与夏太后并列尊位。】
【然自夏太后于秦王政七年去世后,整个后宫以华阳太后地位最为尊崇。】
【这不仅出于她的身份地位,更因她素以睿智着称。】
【直白而言,自秦孝文王驾崩之后,她从不倚仗太后的身份对嬴子楚与嬴政妄加干涉。】
【反倒深居简出,守在华阳宫内,不问世事。】
【相较之后支持嫪毐叛乱的赵姬,她堪称真正的慈祥长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秦:开局天幕曝光秦二世而亡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大秦:开局天幕曝光秦二世而亡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