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当嬴政回想起“太子扶苏”此刻不过五岁之时,神情不禁一滞。
方才他竟下意识地将“太子扶苏”视作一位成熟稳重的储君来对待,却忽略了他不过是个年幼孩童。
五岁便能有此远见,洞悉储君需依靠哪些支柱稳固地位!
如此表现,若他还感到不满,那便真是苛责自己了。
而站在嬴政身后的王翦、隗状、王绾、李斯等几位文臣武将,在看到天幕上“太子扶苏”所列清单之后,心中亦隐隐有所揣测。
只是那猜测太过惊人,反倒让他们不敢轻易断定。
倘若所料属实,那天幕上的“太子扶苏”,当真是令人惊惧的存在。
在完成各项准备后,太子扶苏立即派遣刚入其门下的属官章邯,携带礼品,首先前往右丞相王绾府邸拜访。
秦国素来崇尚右位,因此在左右两位丞相之间,若论地位高低,右丞相略高于左丞相,这正是扶苏首先拜访右丞相王绾的原因。
听闻太子亲临,右丞相王绾深感惊讶,亲自出门迎接扶苏。
随后,二人于府中畅谈整整一上午,至中午时分,王绾仍面带笑意,亲自将太子送至府门外。
在府门前,过往行人皆可见太子以极其尊敬的语气称王绾为“王师”,并自谦表示自己才疏学浅,希望王师不吝指教。
王绾则连连摆手,称太子天资卓绝,堪称大秦之栋梁,怎会愚钝?并表示,只要太子愿意学习,他定倾尽所学,毫无保留。
临别之时,二人依依不舍,太子方才登上马车缓缓离去。
王绾则伫立门前,目送太子车驾远去,直至不见踪影,方转身回府。
当日下午,太子又命章邯携礼前往左丞相隗状府邸拜访。
二人同样在府中交谈至傍晚,临别时,左丞相隗状亲自送太子至门前,并当众毫不掩饰地称赞扶苏为秦国未来的希望,有太子在,秦国之基业必稳如磐石。
一番惜别之后,隗状同样站在门口,目送太子离去,直至不见车影,才缓缓返回。
次日上午,太子携法家先贤手稿,前往廷尉李斯府中拜访。
午时,李斯亦亲自送太子至门前,太子一路上恭敬有加,频频请李斯留步。
李斯亦当众盛赞太子,称其为将来光耀秦国之人,言辞之间充满敬重与期许。
告别李斯之后,当日下午,太子又携一份据传为孙武亲笔所写的《孙子兵法·残篇》,前往王翦府邸拜访。
虽秦王府库与王翦家中皆藏有完整的《孙子兵法》,但均为后人抄录,而非孙武亲笔。
因此,太子所赠虽为残篇,却因其来源独特,颇具历史价值。
太子与王翦亦在府中畅谈整下午,临别时,王翦亦亲自送太子至门前。
他同样公开称赞太子,在未来英明君主的统领与聪慧太子的辅佐下,秦国必将一统天下,扫平六国。
次日上午,太子又携一份据传为管仲亲笔所着的《管子·兵法·残篇》,前往蒙武府邸拜访。
二人于府中谈笑风生,直至午时,蒙武亦亲自送太子出府。
蒙武当众盛赞太子,直言其二子资质平庸,若能得太子一分聪慧,便是蒙家祖上有德。
太子则谦逊回应,表示自身仍有许多不足,尚需向蒙师多多学习。
告别蒙武后,太子辞别蒙府,驱车前往宫中方向。
蒙武亦如前几位重臣一般,站在府门前,目送太子车驾远去,直到完全消失于视线之外,才转身回府。
……
此时,武成侯王翦侧目望向右丞相王绾,眼神中透出一丝诧异,低声道:
“太子不过送你一份寻常补品,听你讲了一上午的旧事,中间不过客套地说了句日后想向你请教的话。”
“你出门就敢当众盛赞他是大秦麒麟子,以前怎么没发现你还有这口才?”
王绾则毫不示弱地回以一个坦然的眼神,语气坚定地说:
“太子之才,本就难得,我只是实话实说罢了。”
“论及天幕中那位太子扶苏的表现,若称他是大秦的麒麟之子,难道有错吗?”
“还是说,武成侯你的眼光已高到如此地步,连太子扶苏这般人物都难入你的法眼?”
武成侯王翦眉头微挑,回以一眼:
“我们这些旁观者看得真切,太子扶苏才识出众,称之为麒麟子,毫不为过。”
“只是你可曾真正了解过天幕中的他?”
“你与他,不过是在当初册封太子的典礼上匆匆见过一面罢了。”
一旁的左丞相隗状察觉到两人之间的目光交锋,也不动声色地插话进来:
“武成侯在评论他人之前,是否也该先照照镜子?”
“那天幕上的你,不也曾在与太子扶苏共进炙肉之后,出门便大加称赞他的为人?”
“在此之前,你不也仅是与他有过一面之缘么?”
王翦听罢,目光一转,先是投向隗状,又悄悄扫了廷尉李斯一眼:
“那可都是你们带的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秦:开局天幕曝光秦二世而亡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大秦:开局天幕曝光秦二世而亡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