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幕上另一位扶苏的话音落下,天地之间顿时陷入沉寂。
过了许久,秦始皇嬴政才缓缓转头,目光冷峻地望向一旁的太史令,沉声问道:
“他所言,可有依据?”
对于远古三皇五帝、夏商周之事,即便是嬴政也知之不详。
这类知识,除了史官一类专事典籍之人,寻常人等往往仅略知皮毛而已。
比如,知道三皇五帝各是谁,夏朝最着名的是桀,商朝最着名的是纣,周朝则有文王与武王,仅此而已。
至于更深层次的内容,大多数人也只愿了解本国的历史。
因此,此刻对于天幕上那位扶苏所说是否属实,嬴政一时也无法判断。
但此事真假,自有在场之人能够判断。
于是,在场众人纷纷将目光投向太史令。
太史令闭目沉思片刻,仔细回顾了自己过往所读之史书,而后神色复杂地睁开眼,缓缓点头,轻声说道:
“另一位公子扶苏所言,并非无据。”
至少从古籍记载来看,的确如此。
此言一出,群臣之中,或有人皱眉,或有人脸色骤变。
若非天幕之上之人乃是大秦公子扶苏,恐怕早已有大臣斥其大逆不道、蛊惑人心了。
因为这番言论,实则动摇了帝王权柄的天然正当性。
“陛下,是否需事后派人加以说明?”
廷尉李斯拱手进言。
毕竟若此言流传开来,极有可能在民间激起不该有的想法与议论。
嬴政缓缓睁开双眼,语气淡然地说道:
“继续观之,待后再议。”
对嬴政而言,此言确实可能引发动荡,但再大的风波,也比不上此前天幕中所显示的大秦覆灭的危机更为严重。
那可不只是动摇皇权的问题,而是整个帝国都将不复存在!
因此,在更大的危机面前,其他问题反倒显得不那么紧迫了。
“荒谬!”
“简直是荒谬绝伦!”
“那定是疯言疯语!”
“我们的权柄怎可能来自那些贱民!”
……
无数六国旧贵族怒不可遏,纷纷掷杯而起,指着天幕上的扶苏破口大骂。
那位扶苏的话,不仅挑战了嬴政的统治合法性,也动摇了他们旧日六国王族与贵族权势的根基。
虽然如今六国已亡,但谁能断言日后不会东山再起?
自春秋战国以来,亡国后再度复兴的例子并不少见。
这也是为何六国遗族即便国破家亡,依旧坚持反秦的根本原因。
他们并不认为自己的国祚就此终结,未来仍有复国的可能。
更何况,天幕此前还展示了大秦覆灭的景象,这更让他们燃起了希望。
一旦将来复国成功,天幕扶苏的这番话,同样也会动摇他们未来的统治根基。
正因牵涉切身利益,这些六国残余势力才如此愤怒,高声咒骂。
“权柄,竟来自我们这样的平民?”
“远古的尧、舜、禹,是百姓推举而来的?”
“是百姓的认同,才使君王成为真正的君王?”
天下各地的平民百姓望着天幕,低声喃喃,难以置信。
但很快,便有六国旧贵族出言讥讽:
“那是远古的事了,你们该不会以为如今还是那个时代吧!”
“现今早已不同往昔,我们的权势源自祖宗,而非你们这些贱民!”
“卑贱之人就该有卑贱之人的模样,不该心存不该有的妄想!”
……
然而即使如此,像刘季、樊哙、彭越、英布这等出身寒微之人,在天幕中扶苏一番话语的影响下,本就蠢蠢欲动的心思,此刻也愈发激荡难平。
【“对于扶苏所言,秦王嬴政沉吟良久,才缓缓开口道:‘或许上古确是如此,但如今已非往昔,你所说之言,放在今日未必适用。
’”】
【“自启以来,天下王位的更替,早已不依赖于百姓的推举与认同。”】
【“王位由王族继承,才是当下权力的来源与延续。”】
【扶苏却不以为然,面色坚毅地说道:‘不!上古如此,今日亦然!’】
【“自三皇五帝以降,至夏、商、周三代,乃至今日,权力的根本始终来自百姓,这一点从未改变!”】
【“只不过由明面转入了暗处罢了。”】
【停顿片刻,扶苏凝视着父王紧蹙的眉头,继续说道:‘上古之时,若无百姓的共同认可,便无法成为天下共主。
’】
【“启若无百姓支持,岂能开创夏朝?”】
【“汤若无将士与百姓的拥护,仅凭自身与贵族,又岂能推翻桀之暴政?”】
【“文王、武王若无四方百姓的归心,仅凭周室之力,又焉能取代纣王之位?”】
【“即便是父王您,若没有数百万秦人的拥护与支持,仅靠王室与朝中群臣,是否真能稳坐王位,成为真正的秦国之主?”】
【“唯有真正获得百姓支持之人,才是秦国真正的王!”】
【“即便他无王之名号,也实为王中之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秦:开局天幕曝光秦二世而亡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大秦:开局天幕曝光秦二世而亡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