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位之稳固,如山如岳!”】
【“反之,若不得百姓支持与认可,即便获得先王遗诏、群臣拥戴,也只是徒有王之名,而无王之实!”】
【“即便他侥幸登位,相较前者而言,也不过是风中残烛,一触即溃。”】
【“只是大多数时候,百姓习惯了由旧王与朝廷来决定新君。”】
【“但这并不代表他们没有选择王的权利。
若被逼至绝境,失去活路,普通百姓亦能奋起反抗,推翻旧王,拥立新主。”】
【“夏桀之时,百姓曾怒吼:‘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
【“夏桀这颗暴君之日,何时才会灭亡?我们宁愿与你一同毁灭!”】
【“因此,当商汤起兵,无数夏人便纷纷响应,助其推翻夏桀。”】
【“周厉王之时,亦有‘国人暴动,驱逐君王’之事。”】
【“堂堂一国之君,竟被最底层的百姓驱逐至彘地,终生不得归返。”】
【“这些都足以说明,最平凡的百姓一旦联合起来,便有改天换地、更替王朝的力量!”】
……
“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
“厉王奔彘,国人逐君。”
秦王嬴政默念着这两句话。
尽管他对夏、商、周三代的历史并未深入钻研,但这“时日曷丧”与“国人逐君”的典故,他却并不陌生。
以往,他总以夏桀暴虐、周厉失德的角度去理解这两个故事。
然而如今听扶苏一席话,嬴政第一次从百姓的角度去审视这些历史,也真正看到了那隐藏在典故背后的、由万千百姓所凝聚起的巨大力量。
再回想起扶苏所言:“唯有获得数百万秦人支持与认同之人,才是真正的王。”
嬴政的眼神不禁深沉了起来。
若真有那样一个人,能得百姓真心拥戴——那他嬴政,还算得上是真正的秦王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就是名义上仍然尊奉秦皇,那也不过是个空架子,别人一句话便能轻易将其废黜。
此刻,高高在上的秦王嬴政终于低下了头,目光落在那些往昔在他眼中微不足道的黎民百姓身上。
【秦王嬴政沉吟良久,方才抬起头,凝视着自己的长子,神色复杂地问道:“你真的不认为自己的血脉比其他黎民更为高贵,承负天命吗?”】
【扶苏摇了摇头:“我为自身所传承的血脉感到自豪,但我并不觉得这血脉便比黎民百姓的更为尊贵。”】
【“正如追溯权力的根源一般,世事变迁,黎民生存艰难。”】
【“能延续至今的黎民,虽无史书籍载,但若上溯祖先,谁家祖上不曾出过英豪俊杰?”】
【“更何况,我等与黎民皆有共同的先祖与三皇五帝,同为诸夏后裔!”】
【“既是诸夏后裔,又怎会有血脉的贵贱之分?”】
【“难道父王以为,七国贵族并非诸夏后人?”】
【“还是认为,天下黎民并非诸夏血脉?”】
【扶苏望向自己的父亲,反问道。】
【然而,秦王嬴政又岂敢承认七国贵族并非诸夏后人,或天下黎民不属诸夏血脉?】
【不敢!】
【倘若秦王嬴政真说出这样的话,便是否定了自己炎黄子孙的身份,否定了诸夏正统的根基。】
【如此一来,即便是秦王嬴政,也会被天下人所不容!】
廷尉李斯望着天幕上的扶苏,手中之笔忽然停住,轻声赞叹:
“贵族血统之说,自此休矣!”
在这样一个帝王侯将相皆有“种”的时代,诸侯国君、贵族的高贵血统,几乎成为天下共识。
即便有人心中不以为然,表面上仍不得不加以认同。
否则,便将遭到各国君主与贵族的联合抵制!
因为谁若否定这一套观念,便等于动摇了所有诸侯与贵族的既得利益。
正因如此,即使在秦末乱世,群雄各怀异志,仍不得不打着复兴六国的旗号行事。
就如同当年横扫天下、令诸侯胆寒的项羽,也不得不勉强拥立楚怀王,重建楚国政权。
由此可见,贵族血脉高贵之说,在这个时代具有何等深远的影响力。
喜欢大秦:开局天幕曝光秦二世而亡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大秦:开局天幕曝光秦二世而亡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