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云衣在空中发出尖锐刺耳的厉啸:“愚昧!竟以凡尘污秽之气对抗无上天道!”
她纤手引动,一道粗壮如柱的幽暗茶雷自光柱中分裂而出,挟毁灭之势狠狠劈向虹桥。
然而,桥下那些已然苏醒、神智渐清的百姓们,竟自发地举起家中带来的茶碗、茶壶,甚至是粗陶大碗,将内中或浓或淡的茶汤奋力泼洒向空中。
万千茶汤水珠相连,竟在虹桥上空瞬间形成了一道波光粼粼、散发着百般茶香的光幕,硬生生挡住了那致命一击!
“看到了吗?”赵令渊昂首向天,声如金石,字字清晰,“这才是真正的、源于人心的茶道之力!非为掌控,而为分享;非为独尊,而为共生!”
他取出真贵妃所赠的那枚珊瑚珠,运力将其投入下方百姓组成的茶阵之中。
珠落阵心,骤然迸发出璀璨蓝光,其中竟浮现出鲛人王威严而慈祥的影像,宏大的声音响彻天地:“葛祖曾言,茶道之极,海陆相济,百川归源。”
话音落下,影像化作漫天晶莹温润的珊瑚雨点,纷纷扬扬落下,巧妙地中和着空气中狂暴凌厉的茶煞之气。
葛云衣终于显露出慌乱之色。
她尖啸着,不顾一切地强行催动全部力量,欲将下方所有人顷刻炼化为无知无觉的茶傀。
便在此时,一直僵立炉前的徽宗忽然发出一声痛苦呻吟,踉跄倒地,心口那茶叶形状的蛊虫竟破皮而出,振翅飞起——那是一只通体剔透、却散发着邪恶气息的茶叶形怪虫!
原来真贵妃早已暗中将部分解药混入官家日常饮用的御茶之中,此刻终于彻底发作,逼出了这罪魁祸首。
那虫蛊发出刺耳尖叫,竟不飞向别处,反而直扑空中葛云衣的身影,开始疯狂反噬其主。
葛洪的虚影再次发出一声深沉叹息,缓缓抬手,遥遥一指,便将那剧烈挣扎的虫蛊摄入手中:“痴儿,尔本是我当年炼丹时一缕求而不得的执念所化,误落凡尘,酿此大祸,今日……当归矣。”
话音落下,虚影与虫蛊同时没入青铜树心那血色结晶之中。
结晶顿时光华大放,柔和而磅礴,于空中投射出葛洪留下的最后箴言,每个字都熠熠生辉:
“茶道非道,人心为道;茶天非天,百姓为天。”
浩瀚光华过后,葛云衣悬浮在空中的身影渐渐淡去,扭曲的面容首次露出了一丝属于人类的茫然与清明,她低头看着自己逐渐透明的手,喃喃道:“原来我……从来就不是……人……”
最终,她彻底消散,化作无数翠绿的茶叶,纷纷扬扬飘落全城,每一片叶子上都仿佛带着一滴释然却悲凉的泪痕。
茶天通道的光柱缓缓收敛、关闭,夜空复归宁静。
被附体的百姓们相继苏醒,揉着额角坐起。
奇怪的是,所有人都清晰地记得被附体时的种种感受,心中却无半分怨恨后怕,反而觉得经此一遭,心境前所未有的澄明透彻。
更有人惊喜地发现,自己竟于昏迷中无师自通地掌握了几手精妙的茶道技艺!
数日后,徽宗于病榻前召见赵令渊,面色憔悴,黯然道:“朕误入歧途,为妖邪所乘,险些酿成倾天大祸,实乃德不配位。”
他当即下旨颁布罪己诏,公告天下,并欲赐予赵令渊“茶圣”尊号,总领天下一切茶事。
然赵令渊躬身婉拒:“陛下,茶之道,在民不在官,在真不在名。臣只求于汴京设一‘真茶书院’,传习茶道本真,使此技此德,惠泽百姓,不至再入歧途。”
徽宗叹其志,准其所奏。
一场风波看似平息,然沐柔在小心收敛葛云衣所化的那些茶叶时,发现其中一片格外不同——其叶脉并非天然生成,反而隐隐构成一幅陌生的山川地图,一旁还有极小标注:“葛祖飞升处”。
而苏砚青在协助修补受损的青铜树时,更于树心深处一道隐秘裂隙内,发现了半枚温润剔透的玉钥,其上古篆清晰:“茶源”。
是夜,月华如水。
赵令渊独坐案前,再次面对那部已然恢复古朴的《茶经》真迹。月光洒落纸页,经书最后竟又缓缓浮现出一行飘逸的小字:“茶道无尽,源在昆仑。”
他正凝神细思,窗外忽然传来三声轻叩。
推窗一看,那个神秘的卖茶翁又悄然而至,眼中熟悉的茶色光芒依旧,咧开嘴,露出意味不明的笑容:“下一站,昆仑山?”
不待回答,他将一个粗布小包抛入窗内,转身哼着俚俗的小调,悠然消失在夜色深处。
赵令渊解开布包,里面并无茶叶,只有一把冰冷湿润、沾着遥远雪山气息的泥土……
喜欢大宋茶事案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大宋茶事案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