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仓点头:“略有耳闻。不知皇叔有何打算?”
简雍叹道:“主公仁义,不忍荆州百姓遭曹贼屠戮,然兵力薄弱,难以独抗。军师之意,唯有南联刘琦公子,东结孙讨虏(孙权),方能与曹操一较高下。不日,主公便将率众南迁江夏。”
周仓心中明了,历史果然如此。他不动声色地问道:“皇叔南迁,卧牛山地处要冲,恐首当其冲。不知皇叔对周某与这数百弟兄,有何示下?”
简雍看着周仓,诚恳地说道:“周司马勇略过人,以孤山之力,抗曹军兵锋,袭扰粮道,令夏侯惇束手,名声已传遍荆襄。主公闻之,深为赞叹。主公之意,若司马不弃,可率众随主公一同南迁。江夏有刘琦公子接应,地势险要,足可据守。届时,主公必以上将之礼待之,共图抗曹大业!”
这是明确的招揽了。而且开出的条件相当优厚,“上将之礼”,意味着极高的地位。
周仓沉吟不语。随刘备南迁,看似是一条出路,能暂时避开曹军主力兵锋。但同样,也将彻底绑在刘备的战车上,失去自主权。而且,长坂坡之险,历史有名,随军百姓拖累,前途未卜。更重要的是,他辛苦经营的卧牛山基业,以及那处至关重要的地脉煞穴,都将不得不放弃。
简雍见周仓犹豫,又道:“司马或许有所顾虑。主公深知司马乃重情义之人,牵挂山寨弟兄。主公承诺,南迁途中,必全力保障贵部安全。且主公言道,天下大义,在于抗曹扶汉。司马在此抗曹,与随主公南下抗曹,其志一也。若能合力,声势更壮,于国于民,善莫大焉。”
话说得漂亮,但周仓心中自有计较。他抬起头,看向简雍,缓缓道:“皇叔厚爱,周某感激不尽。抗曹之心,周某与皇叔同。然……”
他话锋一转:“卧牛山虽小,却是数百弟兄安身立命之所,亦是周某根基所在。轻易弃之,于心不忍,亦恐寒了将士之心。且曹军势大,皇叔南迁,必遭追击。周某愿率部众,于此荆北之地,继续袭扰曹军侧后,断其粮道,牵制其兵力,为皇叔南迁争取时间。如此,既可全我守土之志,亦可助皇叔一臂之力。不知皇叔与先生意下如何?”
周仓这番话,说得不卑不亢,既表达了抗曹的共同立场,又婉拒了即刻南迁的提议,提出了一个“遥相呼应、互为犄角”的合作方案。
简雍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和赞赏。他没想到周仓不仅勇武,竟有如此见识和主见。这方案,看似拒绝了刘备,实则提供了更大的战略价值。一支活跃在曹军腹地的游击力量,其牵制作用,有时胜过万人大军!而且,周仓表明了抗曹立场,就等于站在了刘备一边,只是合作形式不同罢了。
“司马高见!”简雍抚掌道,“司马愿在敌后牵制曹军,此乃雪中送炭之情!主公若知,必深感欣慰!只是……敌后凶险万分,司马与将士们……”
“马革裹尸,军人本分。”周仓淡然道,“但请皇叔和先生放心,周某自有分寸。”
简雍肃然起敬,起身郑重一礼:“司马忠勇,令人钦佩!既如此,雍便如实回禀主公。今后,还望司马多多保重,你我双方,保持联络,共抗曹贼!”
“一定!”周仓起身还礼。
双方又商议了一些联络方式、信号暗号等细节。简雍留下了一些刘备军的信物和一份较为详细的荆州地图后,便起身告辞,匆匆离去,显然襄阳局势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送走简雍,赵铁柱忍不住问道:“二弟,为何不答应皇叔?随军南下,总好过在此孤军奋战啊?”
周仓望着简雍远去的背影,目光深邃:“大哥,寄人篱下,终非长久之计。卧牛山是我们的根。而且,你不觉得,在这乱世之中,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地盘,一支只听命于自己的军队,更重要吗?刘备是仁德之主,但未来的路,终究要我们自己走。”
赵铁柱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周仓转身,看向北方。他知道,刘备南迁之日,便是曹操大军席卷荆州之时。真正的考验,即将到来。而他周仓,将在这乱世棋局中,走出属于自己的那一步。
喜欢三国:从卧牛山开始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三国:从卧牛山开始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