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那日离去后,别院似乎又恢复了往日的静谧。但你深知,有些东西已然不同。然而,这变化带来的并非只有暗中的助力,更引来了你预料之中的风暴。
那是一个午后,族长陈寔怒气冲冲地闯入你的别院,手中紧紧攥着一封粗糙的帛书草稿,脸色铁青,须发皆张。他身后跟着面色同样凝重的陈纪。
“你看看!你母亲做的好事!”陈寔几乎是将那帛书摔在你面前的案几上,声音因愤怒而颤抖,“她竟敢!竟敢私下联络她的族兄王融,提及……提及你的存在!她难道不知,你的存在是我陈氏最大的隐秘吗?!她这是要将我陈家置于何地!”
你心中一震,目光扫过那帛书草稿,上面是母亲那熟悉的、却带着决绝笔迹的字句,隐晦地提及陈家有“精通卜算、洞察天机之神女”,望其“若遇疑难,或可一试”。显然,这封信未能送出便被截获了。
你垂眸,沉默不语。心中却如明镜般雪亮,母亲终究是走了这步险棋,也果然被发现了。
“父亲息怒。”一旁的陈纪上前一步,语气沉稳地劝解,“王氏此举虽属僭越,但其初衷,或许……也并非全然是坏事。”
陈寔猛地转头瞪向他:“坏事?这还不是坏事?!若引得琅琊王氏乃至其他家族瞩目,神女之事泄露,我陈家怀璧其罪!”
“正因可能‘怀璧其罪’,我们才更需主动掌控此‘璧’的用途。”陈纪冷静地分析,目光却若有似无地扫过你,“既然她可能已向王氏透露了风声,堵,不如疏。王融此人,现任荆州郡丞,身处兵家四争之地,想必正需高人指点,以求自保。与其让他心生猜疑,四处打探,不如我们主动示好,以家族名义,有限度地展示神女之能,助他一二。”
他顿了顿,声音压低,却更具说服力:“此举,一可结好王融个人,乃至其背后的琅琊王氏,收获一份人情,二可让神女之能,在可控范围内得到验证,未来或可成为我陈家结交各方势力的独特筹码。此乃……将家宅内帷之失,转化为家族外交之得。利益,方能最大化。”
陈寔暴怒的气息渐渐平复,他并非蠢人,陈纪的话如同冰水,浇熄了他部分的怒火,也点燃了他作为族长对利益的权衡。他沉吟良久,锐利的目光再次落在你身上,那目光中审视与计算的意味,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浓重。
最终,他深吸一口气,仿佛下定了决心。“罢了。”他沉声道,语气恢复了往日的威严,却带上了一丝新的决断,“纪儿,便由你执笔,以家族名义,正式修书一封给王融。言辞需谨慎,只言我陈家偶得异人,或可为其前程安危提供一二参考,探探他的口风。”
他这是要将母亲私下的行为,彻底转化为家族层面的、目标明确的外交试探。
第二阶段,第一步的契机,就在这风波之后,被以这样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推到了你的面前。
数日后,由陈纪亲自执笔、盖着陈氏印信的正式帛书,送往了荆州襄阳。很快,王融的回信抵达,措辞客气而迫切,信中隐晦地描述了荆州局势的复杂与个人处境的艰难,恳请“神女”不吝指点。
你回到别院,并未急于动用玉骰。你先是调来了荆州方向所有探子传回的消息副本,仔细梳理。然后,你才在静室中,虔心“推演”。
你给出的回信,并未直言未来,而是以星象、气运为依托,指出了几处关键:诸如“警惕身边骄兵悍将”、“某时段宜静不宜动”、“可交好本地士族以稳根基”等。这些建议,对于身处其境的王融而言,无异于雪中送炭。
果不其然,半月后,王融的感谢信与一份丰厚的谢礼一同抵达,语气极为恭敬,并附上口信,直言“神女之恩,没齿难忘,他日若有驱策,融必尽力相报”。一条通往外部世界的、由一位实权郡丞欠下的个人恩义通道,就这样在你眼前,于家族的默许甚至推动下,悄然建立了。
你知道,这还远远不够。王融的感激是私人的,家族的警惕却不会放松。你需要一个更大、更无可辩驳的理由,让家族心甘情愿,甚至主动将你“送”出去。
你开始有意识地在为家族卜算时,加重了对“文脉”、“典籍”重要性的强调。
“董卓暴虐,焚烧洛阳,百年典籍毁于一旦,此乃华夏之殇。”你对着前来问计的陈寔和陈群,语气带着前所未有的沉痛。
“颍川虽安,岂知他日烽火不至?家族积累,金银可藏,然知识文脉,一旦断绝,再无挽回之余地。”
你看到陈群的眼神动了动,他素来重视礼法典籍,你的话无疑戳中了他的心事。
你继续道:“天下将乱,非止兵戈。文明传承,亦是一场无声之战。陈家欲为士族领袖,岂能只着眼于眼前权柄,而忽视这立身之本?”
你一次次地强调,将“保护文脉”与“家族长远声誉”和“士族领袖责任”捆绑在一起,悄然在陈寔和陈群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
你知道,当这颗种子发芽时,便是你提出那个“阳谋”计划的最佳时机——一个让你光明正大离开颍川,前往更广阔天地,同时也符合家族利益的完美理由。
风,已从青萍之末,裹挟着算计与温情,悄然吹动着你命运的轨迹。
喜欢神女衔玉而生,三国大佬争疯了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神女衔玉而生,三国大佬争疯了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