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宁静的静虚谷,晨光如往常般轻柔地洒下,给这片充满生机的山谷披上了一层金色的薄纱。清新的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青草的芬芳,露珠在草尖上闪烁,宛如大自然洒下的细碎珍珠。紫萱身着一袭淡蓝色布衫,衣袂随风轻轻飘动,她早早地来到溪边,手中紧紧握着那本承载着千年中医智慧的《黄帝内经》,眼神中满是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新一天学习的期待。
溪边的垂柳依依,细长的柳枝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与溪水低语,诉说着岁月的故事。紫萱静静地坐在溪边的石头上,周围的一切都如此宁静,只有潺潺的溪水声和偶尔传来的鸟鸣声,仿佛整个世界都在等待着一场关于医道的深刻探讨。
不久,岐伯那熟悉的身影出现在蜿蜒的小径上。他步伐稳健,身姿挺拔,一袭素色长袍随风飘动,宛如从时光深处走来的智者,周身散发着让人安心的气息。他的脸上带着温和的微笑,眼神中透着深邃的智慧,每一步都仿佛踏在岁月的长河中,沉淀着无尽的学识与经验。
“紫萱。”岐伯的声音温和而醇厚,在山谷中悠悠回荡,“今日,我们一同深入探究针对各条经脉偏盛的针刺疗法。这是医道中极为关键的诊疗之法,精准运用针刺,可调整人体经脉气血,使阴阳平衡,治愈疾病。”
紫萱连忙起身,动作轻盈而迅速,双手交叠,恭敬地行了一个大礼,眼中闪烁着对知识的炽热渴望,那光芒如同夜空中最璀璨的星辰:“先生,弟子已经迫不及待了。之前所学让我对医道的理解愈发深刻,如今更期待聆听先生对这针刺疗法的讲解,渴望能掌握这神奇的医术,为患者解除病痛。”
岐伯微微点头,口中念念有词,右手并指如剑,猛地向空中一指。刹那间,天地间似有一股神秘的力量涌动,周围的空气微微震颤。只见一道柔和的光芒自他指尖绽放,向着前方蔓延而去。眨眼间,一个全身透明的人体模特凭空出现在他们面前,周身散发着淡淡的光晕,经络与穴位在其体内清晰可见 ,仿佛是由纯粹的能量凝聚而成。仔细看去,模特体内的气血仿若灵动的丝线,在经脉中缓缓流动,随着呼吸的节奏,时快时慢,呈现出一种奇妙的韵律。
岐伯的目光望向远方连绵起伏的山峦,山峦在晨雾的笼罩下若隐若现,宛如一幅宁静而神秘的水墨画。“紫萱,人体的经脉系统如同一张精密的网络,贯穿全身,气血在其中循环往复。当某条经脉出现偏盛的情况,就会打破人体的阴阳平衡,引发各种病症。而我们的针刺疗法,就是要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调整经脉气血,恢复阴阳的和谐。”岐伯的声音沉稳而有力,仿佛在讲述着生命的奥秘。
太阳经脉偏盛之针刺疗法
“先来说说太阳经脉偏盛的情况。”岐伯一边说着,一边走到透明人体模特旁,轻轻抬起手,指向模特足踝处的穴位,“当太阳经脉偏盛时,则会发生厥逆、喘息、虚气上逆等症状,这是阴不足而阳有余的表现。太阳经为人体阳气之表,其经脉气血过盛,就会出现这些阳气上逆的症状。此时,表里两经俱当用泻法。”
“刺法为取足太阳经的束骨穴和足少阴经的太溪穴。”岐伯详细地解释道,他的手指在模特的束骨穴和太溪穴之间来回移动,“束骨穴是足太阳经的输穴,五行属木,刺激束骨穴可以疏通太阳经的经气,泻其过盛之阳。太溪穴是足少阴经的原穴,五行属土,肾与膀胱相表里,通过刺激太溪穴,可以滋阴补肾,以平衡太阳经偏盛的阳气。这就好比在一条水流湍急的河流中,通过调节上下游的水量,使其恢复平稳。想象一下,河流上游洪水泛滥,下游却水量不足,我们通过引导上游的水向下游流动,同时补充下游的水源,就能让整条河流恢复正常的水流状态。”
阳明经脉偏盛之针刺疗法
“阳明经脉偏盛,是太阳、少阳之气重并于阳明。”岐伯继续讲解,他的手移至模特的足部,点向陷谷穴,“阳明经多气多血,当太阳、少阳之气合并于阳明时,就会导致阳明经气血过盛。此时,当用泻阳补阴的治疗方法。”
“刺法是泻足阳明经的陷谷穴,补太阴经的太白穴。”岐伯耐心地说道,手指又指向模特足部的太白穴,“陷谷穴是足阳明经的输穴,五行属木,泻陷谷穴可以清泻阳明经的实热之邪。太白穴是足太阴经的原穴,五行属土,补太白穴可以健脾益气,增强脾的运化功能,从而滋养阴气,以平衡阳明经偏盛的阳气。这就像是在一个阳气过盛的房间里,打开窗户散热的同时,补充一些清凉的元素,使室内温度恢复正常。阳明经气血过盛,就如同房间里热气弥漫,让人燥热难耐,我们通过泻陷谷穴打开散热通道,再通过补太白穴,就像往房间里放入清凉的冰块,让整个环境恢复舒适。”
少阳经脉偏盛之针刺疗法
“少阳经脉偏盛,是厥气上逆,所以阳蹻脉前的少阳脉猝然盛大。”岐伯说道,他的手轻轻拂过模特的小腿外侧,停在临泣穴处,“少阳经为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当少阳经脉偏盛,厥气上逆,就会导致少阳脉的异常盛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静虚谷秘史:黄帝内经新传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静虚谷秘史:黄帝内经新传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