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法取足少阳经的临泣穴。”岐伯解释道,手指轻轻按压在临泣穴上,“临泣穴是足少阳经的输穴,五行属木,刺激临泣穴可以疏肝理气,调节少阳经的经气,使其恢复正常的运行状态。这就好比调整一个机器的关键枢纽,使其运转恢复正常。少阳经就像一台机器的核心传动装置,一旦出现故障,整个机器的运转都会受到影响。而临泣穴就是调节这个装置的关键按钮,我们按下它,就能让机器重新顺畅运转。”
少阳、太阴经脉特殊情况之针刺疗法
“少阳经脉偏盛而独至,就是少阳大过。太阴经脉鼓搏有力,此时应当细心地审查是否真脏脉至。”岐伯神色凝重地说道,他的目光紧紧盯着透明人体模特的腹部区域,似乎能透过表象看到脏腑的脉象变化,“若五脏之脉均气少,胃气又不平和,这是足太阴脾太过的缘故。此时,治法用补阳泻阴的治疗方法。”
“补足阳明之陷谷穴,泻足太阴之太白穴。”岐伯详细地说明,再次指向模特的陷谷穴和太白穴,“补足阳明经的陷谷穴,可以增强阳明经的阳气,因为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补其阳气可以对抗太阴经的太过。泻足太阴经的太白穴,可清泻脾经的实邪,使脾的功能恢复正常。这就像是在天平的两端,通过调整砝码的重量,使天平恢复平衡。太阴经太过,就像天平的一端过重,我们通过增加另一端阳明经的阳气砝码,减少太阴经的实邪砝码,就能让天平重新平衡,恢复人体的阴阳协调。”
二阴经脉偏盛之针刺疗法
“二阴经脉独盛,是少阴厥气上逆,而阳气并越于上,心、肝、脾、肺四脏受其影响,四脏之脉争张于外,病的根源在于肾。”岐伯分析道,他的手沿着模特的腿部内侧向上移动,停在肾经的穴位附近,“肾为先天之本,少阴经与肾相关,当少阴厥气上逆,就会引发一系列的脏腑功能失调。”
“应治其表里的经络。刺法为泻足太阳经的经穴昆仑、络穴飞扬,补足少阴的经穴复溜,络穴大钟。”岐伯耐心地讲解,手指依次点向模特的昆仑穴、飞扬穴、复溜穴和大钟穴,“昆仑穴是足太阳经的经穴,五行属火,泻昆仑穴可以清泻太阳经的实热之邪,因为太阳经与少阴经相表里。飞扬穴是足太阳经的络穴,泻飞扬穴可以加强对太阳经的调节作用。复溜穴是足少阴经的经穴,五行属金,补复溜穴可以滋阴补肾,以平衡少阴经偏盛的厥气。大钟穴是足少阴经的络穴,补大钟穴可以增强肾经的经气,使肾的功能恢复正常。这就像是对一个复杂的系统进行全面的调试,使各个部分都能协调工作。肾经出现问题,就像一个庞大的工厂动力系统故障,影响到各个生产车间。我们通过泻昆仑穴和飞扬穴,清理太阳经这个关联系统的不良因素,再通过补复溜穴和大钟穴,修复肾经这个核心动力系统,让整个工厂恢复正常生产。”
一阴经脉偏盛之针刺疗法
“一阴经脉偏盛,是厥阴所主,会出现真气虚弱,心中热痛不适的症状,厥气留于经脉与正气相搏而发为自汗。”岐伯说道,他的手缓缓移动到模特的足背,停在太冲穴处,“厥阴经与肝脏相关,肝脏主疏泄,当厥阴经脉偏盛,就会影响肝脏的功能,导致气血失调。”
“此时,应该注意饮食调养和药物的治疗。针刺当取决阴经下部的太冲穴,以泄其邪。”岐伯强调,手指轻轻按压太冲穴,“太冲穴是足厥阴经的原穴,五行属土,刺激太冲穴可以疏肝理气,清肝泻火,以泄厥阴经的偏盛之邪。同时,配合饮食调养和药物治疗,可以更好地恢复肝脏的功能,使人体的气血恢复平衡。这就像是在治理一个混乱的地区,不仅要采取强硬的手段平息混乱,还要通过安抚和建设,使地区恢复稳定。太冲穴就像是地区的指挥中心,我们通过刺激它,就能重新整顿厥阴经的秩序,再配合饮食和药物的调养,就像为地区提供物资和发展规划,让整个身体的‘地区’恢复繁荣稳定。”
紫萱全神贯注地聆听着,手中的笔不停地在纸上记录着要点。她时而微微皱眉,陷入沉思,思考着岐伯所讲内容的深刻含义;时而轻轻点头,对某些观点表示认同,心中对医道的理解也在不断加深。待岐伯讲完,她恭敬地说道:“先生的教诲,犹如醍醐灌顶,让我对这针刺疗法有了全新的认识。弟子定会将这些知识牢记于心,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不断领悟,力求将其运用到实际的诊疗中,为患者解除病痛。”
岐伯微微颔首,目光中满是期许:“紫萱,医道之路没有尽头,每一次的学习都是一次成长。希望你能始终保持这份对知识的热忱和对患者的关爱,将所学的医道运用到实际中,为更多的人解除病痛。记住,医者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术,更要有一颗慈悲的心。”
紫萱望着岐伯离去的背影,心中充满了坚定。她再次翻开《黄帝内经》,在这宁静的静虚谷中,继续探寻着中医的无尽奥秘。她深知,自己肩负着传承医道的重任,而岐伯的教导和《黄帝内经》的智慧,将成为她前行路上最坚实的依靠。未来的日子里,她将不断努力,用自己的所学,去诠释医道的博大精深,去践行医者的神圣职责,为弘扬中医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喜欢静虚谷秘史:黄帝内经新传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静虚谷秘史:黄帝内经新传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