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静虚谷中,清风如同灵动的仙子,轻盈地穿梭于山林之间,带来丝丝缕缕的凉意。漫山遍野的花朵肆意绽放,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它们交相辉映,将整个山谷装点得如诗如画,馥郁的花香弥漫在每一寸空气中,令人心旷神怡。紫萱又一次端坐在溪边那平坦而光滑的巨石之上,面前摊开的依旧是那本承载着千年中医智慧的《黄帝内经》。她的双眸紧紧地盯着书页,目光专注而炽热,时而眉头轻皱,额间形成一个浅浅的“川”字,沉浸在对医理的深度思索之中。微风轻轻拂过,撩动着她的发丝,却丝毫没有分散她的注意力。
此时,岐伯的身影再度沿着蜿蜒曲折、布满青苔的小径走来,他的步伐依旧沉稳而坚定,每一步落下都仿佛带着岁月沉淀的力量。他身着一袭素色长袍,衣袂随风轻轻飘动,宛如一位遗世独立的仙人。“紫萱。”岐伯的声音温和醇厚,如同春日里的暖阳,却在这清幽宁静的谷中清晰可闻,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一种特殊的魔力,直直地钻进紫萱的耳中。“今日,我们一同研习《素问·玉机真脏论》中更为关键的诊脉与病症关联之理。”
紫萱立刻站起身来,动作迅速而利落,她双手交叠,恭敬地行了一个大礼,眼中满是对知识的渴望,那光芒如同夜空中闪烁的星辰:“先生,弟子盼这一日已久,之前所学已然让我对医道的精妙有了更深的领悟,如今更是期待先生对这一章的深刻讲解。”
岐伯微笑着在紫萱身旁坐下,他的笑容如春风拂面,让人倍感温暖。他抬眼望向谷中郁郁葱葱、枝繁叶茂的树木,那些树木像是一个个忠诚的卫士,静静地守护着这片山谷。他缓缓说道:“紫萱,我们先深入探讨应四时诊脉的要义。春时,脉气主应肝脏,肝脏属东方之木,此时万物从漫长的寒冬中苏醒,大地渐渐恢复生机,阳气如同被唤醒的精灵,开始蓬勃升发,故而脉气来时,轻虚而滑,就像春天潺潺流动的溪水,灵动而柔和,端直而长,恰似破土而出、努力生长的新芽,充满着生机与活力,此为正常弦脉。倘若脉象与此不符,那便是病脉的征兆。太过的弦脉,就好似春天的力量过于强盛,阳气肆意妄行,会致使人体出现记忆力减退的症状,患者常常精神难以集中,时常陷入恍惚的状态,头部昏昏沉沉,仿佛被一层迷雾笼罩,双眼视物眩晕,严重时还会引发巅顶部位的疾病,让人痛苦不堪。而不及的弦脉,则像春天气息不足,阳气生发无力,会令人胸部疼痛,这种疼痛仿佛有一双无形的手,紧紧地牵扯着背部,向下延伸至两侧胁肋,使其胀满不适,仿佛有一股气在体内无处宣泄。”
“夏脉主应心脏,要知道啊,心脏可是五行中属南方之火哟!”岐伯不紧不慢地继续说着,他那沉稳且充满力量感的嗓音,犹如在缓缓揭开一段尘封已久、神秘莫测的历史篇章。
此时正值炎炎盛夏,世间万物皆呈现出一片繁荣昌盛、生机勃勃之景。炽烈的阳光毫无保留地倾洒而下,带来滚滚热浪;丰沛的雨水也如天女散花般纷纷扬扬洒落大地。在这般热情似火又温润如玉的时节里,无论是参天大树还是娇嫩花草,亦或是灵动鸟兽和微小昆虫,无一不在竭尽全力地绽放着自身生命所蕴含的无限活力与激情。
至于人体的脉象呢,则在夏季表现得尤为独特。当脉气来临之际,它充盈而强盛,宛如汹涌澎湃的江河潮水一般势不可挡;然而当脉气离去之时,其速度却稍稍放缓下来,恰似依依不舍的游子渐行渐远。整个脉象的形状犹如一把弯弯的鱼钩,正因如此,人们将这种脉象形象地称为钩脉。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脉象发生了异常变化,那就意味着疾病即将降临。倘若脉象太过旺盛,那就好比夏日那高悬天际、酷热难耐的骄阳,过度炽烈的阳气使得人体内火气升腾,从而导致身体发热、肌肤疼痛难忍,就连原本应该开合自如的毛孔此刻也变得紊乱无序起来。随之而来的还有发热、出汗等等一系列表征,让人感觉自己好似置身于熊熊燃烧的火炉之中备受煎熬。
反之,如果脉象显得过于微弱无力,那么人体就会陷入心烦意乱的状态当中。不仅如此,上部还可能出现嗳气、反酸之类令人不适的症状;而下部则有可能引发气泄现象,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泄泻。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状况,归根结底还是由于体内阳气亏空,不足以支撑正常的水谷运化功能所致呀!
“秋脉主应肺脏,肺属西方之金。”岐伯缓声说道,他那深邃而专注的目光仿若能够穿透眼前层峦叠嶂的山水,洞悉人体内部深藏着的种种奥秘。
“当秋季来临,世间万物皆进入收成之际,大自然亦开始悄然收敛其往日的锋芒。此刻,人体的脉气来时呈现出一种轻虚且浮的状态,来势迅猛如疾风骤雨,恰似秋风过境横扫落叶一般迅速。而去时则逐渐消散,宛如那飘散于风中的秋叶,这便是正常的浮脉所展现出来的特征。然而,一旦脉象出现异常情况,各种疾病便会犹如雨后春笋般滋生蔓延开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静虚谷秘史:黄帝内经新传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静虚谷秘史:黄帝内经新传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