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的肺脉来时,轻虚而浮像榆荚下落一样的轻浮和缓,这是肺的平脉。秋天以胃气为本,脉当柔和而微毛。”岐伯耐心讲解,他的声音如同秋天的微风,轻柔而舒畅,“肺主气,司呼吸,如同一个精密的换气机,维持着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其正常脉象体现出肺气的轻清、宣发,如同秋天的微风,轻轻拂过脸颊,带来丝丝凉意。有病的肺脉来时,不上不下,如抚摩鸡毛一样,这是肺的病脉。当肺气失宣,就像换气机出现了堵塞,气机不畅,脉象就会失去正常的轻浮和缓,变得杂乱无章。将死的肺脉来时,轻浮而无根,如物之漂浮,如风吹毛一样,飘忽不定,散动无根,这是肺的死脉。此时肺气已经衰败,无法维系正常的呼吸与气血运行,生命的气息也随之逐渐微弱。”
“正常的肝脉来时,柔软而弦长,如长竿之末梢一样的柔软摆动,这是肝的平脉。春天以胃气为本,脉当柔和而微弦。”岐伯继续说道,他的声音中带着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肝主疏泄,如同一个调节体内气机的指挥家,确保气血的顺畅运行。其正常脉象体现出肝气的条达与舒畅,如同春天的柳枝,在微风中自由地随风摆动,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有病的肝脉来时,弦长硬满而滑利,如以手模长竿一样的长而不软,这是肝的病脉。当肝气郁结或亢盛,就像指挥家失去了指挥的节奏,脉象就会变得强硬而失去柔和,仿佛是僵硬的柳枝,无法随风舞动。将死的肝脉来时,弦急而坚劲,如新张弓弦一样紧绷而强劲,这是肝的死脉。此时肝气已经衰竭,无法正常疏泄,生命垂危,就像枯萎的树木,即将失去生机。”
“正常的脾脉来时,从容和缓,至数匀净分明,好象鸡足缓缓落地样的轻缓而从容不迫,这是脾的平脉。长夏以胃气为本,脉当和缓。”岐伯娓娓道来,他的声音如同大地的沉稳低语,“脾主运化,如同一个勤劳的农夫,将食物转化为营养,滋养着人体的每一个细胞。其正常脉象体现出脾胃之气的平和与稳定,如同大地承载万物,默默奉献,滋养生命。有病的脾脉来时,充实硬满而急数,如鸡举足一样急疾,这是脾的病脉。当脾胃运化失常,就像农田里出现了杂草,气机阻滞,脉象就会变得急数而坚硬,仿佛是匆忙的脚步,失去了往日的从容。将死的脾脉来时,或锐坚而无柔和之气,如乌之嘴,鸟之爪那样坚硬而锐,或时动复止而无规律,或脉去而无不至,如屋之漏水点滴无伦,或如水之流逝,去而不返,这是脾的死脉。此时脾胃之气已经衰竭,无法为人体提供营养,生命难以维持,就像干涸的土地,再也无法孕育生命。”
“正常的肾脉来时,沉石滑利连续不断而又有曲回之象,按之坚实,有如心之钧脉,这是肾的平脉。冬天以胃气为本,脉当柔软而微石。”岐伯最后说道,他的声音仿佛带着冬日的深沉与静谧,“肾主藏精,如同一个宝库,蕴藏着人体的先天之本。其正常脉象体现出肾气的潜藏与充足,如同冬日的大地,表面看似平静,实则蕴藏着无限生机。有病的肾脉来时,坚搏牵连如牵引葛藤一样,愈按愈坚硬,这是肾的病脉。当肾气亏虚或邪气阻滞,就像宝库的大门被堵塞,脉象就会变得坚硬而不流畅,仿佛是缠绕的葛藤,杂乱无章。将死的肾脉来时,象夺索一般,长而坚硬劲急,或坚实如以指弹石,这是肾的死脉。此时肾气已经枯竭,无法维持人体的正常功能,生命即将终结,就像燃尽的蜡烛,光芒逐渐熄灭。”
紫萱专注地聆听着,手中的笔不停地在竹简上记录着要点,沙沙的书写声在寂静的山谷中回荡。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恍然大悟的神情,心中对脉象与脏腑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她恭敬地说:“先生教诲,弟子铭记于心。这些知识深奥而精妙,犹如夜空中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我在医道修行中的道路。弟子定会反复研习,力求在医道修行中准确把握脉象与脏腑的奥秘,不辜负先生的教导。”
岐伯微微点头,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欣慰与期许:“紫萱,医道之路没有尽头,每一次对脉象与脏腑的深入探究,都是对生命奥秘的一次接近。这就如同在浩渺的宇宙中探索星辰,每一颗星辰都蕴含着无尽的奥秘,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希望你能在实践中不断验证所学,用这些知识为患者解除病痛,成为一名真正的大医。你要记住,医学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种慈悲,是对生命的尊重与关怀。”
紫萱望着岐伯离去的背影,心中满是坚定。她再次翻开《黄帝内经》,在静虚谷的溪边,继续探寻着中医那无穷无尽的奥秘。她深知,自己在医道的征程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有岐伯的悉心教导和《黄帝内经》的智慧引领,她充满信心,将坚定不移地走在这条传承中医、救死扶伤的道路上,为弘扬中医文化、造福百姓贡献自己的力量。她仿佛看到了未来,自己用所学的知识,为无数患者驱散病痛的阴霾,让生命重新绽放光彩,那是一幅充满希望与温暖的画卷。
喜欢静虚谷秘史:黄帝内经新传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静虚谷秘史:黄帝内经新传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