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脾胃虚弱、面色发黄的患者,”岐伯接着说,“治疗应以健脾益胃为主,可使用参苓白术散,通过健脾利湿,恢复脾胃的运化功能,使面色逐渐恢复正常。参苓白术散就像一个勤劳的工匠,修复着受损的脾胃,让脾胃重新正常运转,将水湿运化出去,面色也会随之变得健康。若是肺失宣降导致的面部浮肿,可采用宣肺利水之法,用麻黄汤等方剂,宣发肺气,使水液得以正常排泄。麻黄汤就像一阵强劲的风,吹散了肺部的阻滞,让肺气通畅,水液顺利排出体外。”
“而对于肝郁气滞、面色青黑的患者,”岐伯继续阐述,“则要疏肝理气,可选用柴胡疏肝散,通过调理肝气,使气血通畅,面色也会随之改善。柴胡疏肝散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肝郁的枷锁,让气血自由流通,面色恢复光泽。在治疗过程中,还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灵活调整用药,做到因人而异、因病而异。比如,对于体质较弱的患者,用药剂量要适当减少;对于病情顽固的患者,可能需要适当延长疗程或增加药物的种类。”
紫萱恭敬地说:“先生教诲,弟子铭记于心。日后定当用心钻研面诊之法,结合《揆度》《奇恒》,准确诊断疾病,为患者解除病痛。”
岐伯微微点头:“紫萱,医道之路漫长且充满挑战,每一次诊断都是一次对生命的探索,每一次治疗都是一次与疾病的博弈。希望你能不断积累经验,提升医术,成为一名德艺双馨的大医。在这条道路上,你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患者,他们的病情复杂多样,有时甚至会让你感到困惑和迷茫。但只要你秉持着一颗仁心,不断学习和实践,就一定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紫萱望着岐伯离去的背影,心中满是坚定。她重新翻开《黄帝内经》,在静虚谷的溪边,继续探寻着中医那无穷无尽的奥秘。她深知,自己在医道的征程中才刚刚起步,未来还有无数的知识等待她去挖掘,还有无数的患者等待她去救治。但有岐伯的悉心教导和《黄帝内经》的智慧引领,她充满信心,将坚定不移地走在这条传承中医、救死扶伤的道路上,让古老的中医智慧在岁月中熠熠生辉 。
喜欢静虚谷秘史:黄帝内经新传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静虚谷秘史:黄帝内经新传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