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光破晓时分,满载药材的马车终于驶回临江县城。
雨过天晴,朝阳将湿润的街道镀上一层金色。
玉砚透过车窗,看见街边的灾民们纷纷抬起头,麻木的脸上第一次浮现出希冀的神色。
县衙前已经聚集了不少百姓。洛宫奕翻身下马,抬手示意,百余人的队伍立刻行动起来,有人卸货,有人架锅,还有人开始清点粮仓。
动作之利落,显然是训练有素的精锐。
“各位乡亲。”洛宫奕站在县衙台阶上,声音不大却传得很远,“朝廷赈灾的药材已经到了。现在开始发放米粮,每人一斗。有发热咳嗽的,到东侧排队领药。”
人群骚动起来,却不敢上前。一个瘦骨嶙峋的老者颤巍巍地问:“大人...真的不要钱?”
洛宫奕眼神一软:“分文不取。”
人群瞬间沸腾了,衣衫褴褛的灾民们排成长队,浑浊的眼中重新燃起光亮。
玉砚站在廊下看着这一幕,眼眶发热。他挽起袖子,正要帮忙分发米粮,却被洛宫奕拦住。
“殿下该休息了。”将军的声音不容置疑,“您脸色很差。”
静竹也走过来附和:“这里有我们足够。公子身子弱,熬了一夜,再不歇息怕要病倒。”
玉砚还想坚持,却突然一阵眩晕。
洛宫奕眼疾手快地扶住他,温热的手掌稳稳托住他的腰:“我送殿下回去。”
洛宫奕将玉砚送到二楼,转身吩咐准备热水和干净衣物。玉砚蜷在锦被里,这才发觉自己确实筋疲力尽,连指尖都在微微发抖。
“我去去就回。”洛宫奕替他掖好被角,“殿下安心歇息。”
玉砚迷迷糊糊应了一声,很快沉入梦乡。
再醒来时,已是日上三竿,头还是有点晕,但他觉得可能是没吃饭的缘故。
玉砚起身推开窗,眼前的景象让他怔住了。
昨日还死气沉沉的县城,此刻竟焕发出勃勃生机。街道上的淤泥已被清理干净,几个壮年男子正在修补破损的房屋。
妇人们围坐在县衙前的大锅边熬药,药香飘满整条街。
最令人惊喜的是,几乎所有人都戴上了简易的面罩,有些是用粗布缝制,还有些干脆用头巾蒙住口鼻。
玉砚匆忙洗漱更衣,刚下楼就听见客栈大堂里热烈的议论声。
“那位公子真是神了!一晚上就弄来这么多药材...”
“听说周县令那个狗官已经伏法了!”
“药真管用,我家小子喝了两碗就不咳了...”
见到玉砚下楼,众人立刻噤声,纷纷行礼。掌柜殷勤地迎上来:“公子醒了?奕公子吩咐给您备了清粥小菜,说您起来肯定饿。”
玉砚谢过掌柜,匆匆扒了几口饭就赶往县衙。远远就看见洛宫奕站在一口大锅前,亲自给排队的百姓盛药。
他脱去了外袍,袖口挽到手肘,露出结实的小臂。
静竹正在一旁给几个孩童把脉,见到玉砚连忙招手:“公子气色好多了。”
“情况如何?”玉砚接过静竹手中的药箱,自然而然地帮忙分拣药材。
“比预想的好。”静竹压低声音,“将军连夜派人去锦城采购了更多药材,足够支撑十天半月。朝廷的赈灾队伍应该快到了。”
正说着,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怯生生地拉住玉砚的衣角:“漂亮哥哥...谢谢你。”
玉砚蹲下身,平视着小女孩清澈的眼睛:“为什么要谢我?”
“阿娘说,是你们赶跑了坏县令,还给我们药喝。”小女孩从怀里掏出一块绣着歪歪扭扭花朵的手帕,“这个送给你。”
玉砚接过手帕,鼻尖突然一酸。他轻轻摸了摸小女孩的头发:“你阿娘呢?”
小女孩指向排队领药的人群:“阿娘在那边。她前几天咳得好厉害,今天已经能起床了!”
洛宫奕不知何时走了过来,手里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药汤。他蹲下身,动作娴熟地试了试温度,才递给小女孩:“趁热喝。”
小女孩捧着碗,小口小口地啜饮。药很苦,她却喝得认真,一滴都没洒出来。喝完药,她突然踮起脚,在洛宫奕脸颊上亲了一下:“叔叔是好人!”
洛宫奕愣住了,脸上竟浮现出一抹可疑的红晕。
玉砚忍不住笑出声,换来将军一个无奈的眼神。
日头渐西,县衙前的忙碌却未停歇。
玉砚帮着分发了最后一批米粮,抬头时发现洛宫奕正在修补一辆被洪水冲坏的板车。将军的手法意外地娴熟,木屑纷飞间,破损的车辕很快恢复如初。
“不知道将军还有这手艺。”玉砚递上一碗凉茶。
洛宫奕接过茶碗一饮而尽,喉结随着吞咽上下滚动:“小时候在军营学的。”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笼罩着忙碌的县城。炊烟从各处升起,与药香一起飘荡在清新的空气中。
不知谁家传来了久违的笑声,紧接着是孩童嬉闹的声响。这座被洪水与瘟疫摧残的城池,终于在这一天重获新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娇气殿下卿卿如晤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娇气殿下卿卿如晤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