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普斯、詹姆斯和安德森彻底陷入了震惊和沉默。他们原本以为只是一次关于如何使用现有装备的谈判,却没想到对方直接掀了桌子,提出了一个根本性的、近乎疯狂的方案。
“林将军,您的要求……实在太超出常规了。”菲利普斯艰难地开口,“我需要立即向珍珠港,向尼米兹上将本人汇报。这已经不是我能决定的范畴了。”
“当然。”林晓点了点头,“请务必向尼米兹上将转达我们的完整构想。告诉他,这艘特制的潜艇,将不仅仅是‘东方旅’的武器,更将成为盟军在太平洋进行特种破交作战的一件‘实验性利器’。它所验证的技术和战术,或许将对未来的海战模式产生影响。而我们,‘东方旅’,愿意成为这把利剑的剑柄,也是最好的试剑石。”
他抛出了一个让盟军无法轻易拒绝的诱饵——参与并主导一项可能改变游戏规则的新装备研发与实战测试。
会谈在一种极其微妙和震撼的气氛中结束。菲利普斯等人带着那叠惊世骇俗的概念草图和一份充满挑战的“作业”匆匆离去。
珍珠港的回复比预想中来得更快,也更具分量。它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派遣了一个由海军造船局资深工程师、战术专家和后勤军官组成的特别评估小组,在菲利普斯上校的陪同下,再次秘密抵达了野人山根据地。阵仗之大,让见惯了风浪的查理都暗自心惊。
评估小组的到来,本身就传递了一个信号:尼米兹上将没有将这个“疯狂”的提议一笑置之,而是给予了最高级别的重视。
会谈直接在戒备森严的技术实验区新建的简报室内进行,气氛比上一次更加专业和凝重。墙上挂满了林晓口述、查理和技术人员细化的设计草图和各种参数计算。评估小组的成员,尤其是那位头发花白、眼神锐利的造船局首席顾问霍兰德先生,一进来就被这些图纸吸引,戴着老花镜,几乎将脸贴了上去,手指不时在某个结构或数据上轻轻敲击。
“林将军,”霍兰德先生终于抬起头,目光中充满了审视和难以置信,“这些草图……还有这些计算……请原谅我的直率,它们看起来不像是凭空想象。很多设计理念,比如对静音性能的极端追求、这个……模块化的生活/任务舱构想、以及为单兵武器预留的发射接口,都指向一种非常规的、极具针对性的作战模式。我很好奇,这些思想的来源?”
这个问题直指核心。在这个时代,如此前瞻的潜艇设计思想,几乎不可能来自一个中国陆军指挥官。
林晓早已准备好应对。他面色平静,语气沉稳:“霍兰德先生,战争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在缅北的丛林里,在摧毁‘鸢巢’、营救‘彗星’的行动中,深刻体会到隐蔽、突然和精准的重要性。我们将这些陆地上的作战经验,与我们对现有U艇使用中的不足结合起来,进行了一些……跨领域的思考。至于具体的技术细节,离不开我的参谋长查理先生,他拥有良好的工程学背景,以及我们团队中一些曾接触过船舶制造的成员的共同努力。”
霍兰德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没有继续追问来源,而是转向了技术细节:“那么,请详细阐述一下,您为什么认为基于现有Mackerel级(鲭鱼级)的改进,无法满足需求?我们评估过,它的尺寸和潜深非常适合沿海行动。”
林晓走到一幅对比图前,上面清晰地标注了他设想中的潜艇与Mackerel级的关键差异。
“霍兰德先生,Mackerel级是优秀的近海潜艇,但它依然是按照传统舰队潜艇的思路设计的。我们需要的不只是‘适合’,而是‘最优’。”
他指向静音性能区域:“我们需要更高效的减震浮筏、全电推进系统(至少在低速隐蔽航行时)、以及覆盖面积更大的消声瓦。这些技术贵方应该已有储备或正在研发,我们需要的是集成应用。”
接着指向武器模块:“取消部分鱼雷管,不是为了削弱火力,而是为了转型。我们面对的主要目标将是运输船和轻型护航舰艇,加装特制的火箭弹发射模块,在近距离的突然袭击中,效率和威慑力可能远超需要计算提前量的鱼雷。而且,这为我们未来测试更新的武器系统预留了空间。”
最后指向生活舱和特种装备搭载区:“长期孤悬海外,士兵的士气与体力同样重要。模块化设计能根据任务周期灵活调整,储存更多补给或搭载更多特种装备,比如水下推进器、更先进的侦察设备。我们甚至考虑在指挥塔围壳后部设计一个可快速收放的、能容纳一条小型突击艇的密闭空间。”
林晓的阐述条理清晰,每一个要求都紧扣“海狼”突击队未来在太平洋上进行长期、独立、高隐蔽性破交作战的核心需求。他不仅提出了“要什么”,更清晰地解释了“为什么需要”,展现出的专业程度让评估小组的成员们频频交换着惊讶的眼神。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错误剧本:我在二战点亮黑科技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错误剧本:我在二战点亮黑科技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