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阮、唐两位书记谈话后,向河渠除了整理阮秀芹经手的帐务、清理积欠职工的款项,就是谋划退路问题。8月10日他在日记中写道:
“清晨起身锻炼后坐下来看梨花记的东西。有一段写的是:‘干点什么呢?路多岐而树多枝,有所弃才能有所取,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作为。必须把精力集中在一个目标上,水滴石头穿,目标始终如一,长期坚持不懈。’‘选择目标必须知己知彼。知己之长短,知环境之利弊。东一榔头西一棒,到处都洒胡椒面,结果一事无成,这不能不算是人生的一大悲剧。”
梨花记这一段给我是不是暗示要我抓住写作不放松?不知道。不过即使是,也必须有个安定的环境啊。安定的环境首先要经济不拮据,偏偏我的家庭什么都不缺,就缺钱。因而当务之急是要找个能维持一家老小生活无后顾之忧的行当,还有这些朋友向何处去的路子,所以写作还只能放一放,当前的目标是锁定一个好行当。
选择什么行当?面临着路多岐而树多枝的局面,说起来又要说到钱上,归根结底是自己和朋友们都没钱。有钱还用找吗?现成的香肠就可以先干起来嘛,技术、销路都不用动脑筋,有个十多万就可以干起来了;没有十几万,有个七八万,净水剂也可以搞呀;可别说七八万,连三五万也没有,没钱还要找项目可就难了。
难也得找呀,没有项目退下来干什么?现在看起来,林林总总的各类信息合适的有十七条,排下来可能性大些的有肝素、玉米、皮张、日化。要是能以经营聚财,肝素养生,日化结果的话,就比较理想了。究竟怎么办,还得等秦、赵考察的结果再议。
逆境造雄才,香自苦寒来,目前的这点困难算什么?我将偕朋友们迎着困难上。有人说也许我会有一百次困难,但我仍会有一百零一次的追求,要将挫折当垫脚石踩在脚底。
今天到秦经理家去了解情况,其妻说:‘外出已十二天了,还没消息,黄政工叫他回来后写个东西。写个东西就写个东西,不要象有的人不弄不弄,后来要弄,乡里又没人理他了。’她估计一两天内就可能回来,一到家就叫他到我家来。
秦经理会是与我共同创业的人么?宝泉对他的分析还是很有道理的。”
向河渠日记中说宝泉对秦经理的分析,是在何宝泉的回信上。
何在信上是这样写的:“秦正平的遭遇并非在我意料之外,听说还有经济问题。这次他一个跟头跌得不轻。作为相识,我们应该极尽全力拉他一把,而他又愿意别人拉的话。但估计他的加入,目前也只能是目前,是一权宜之计罢了,今后不会成为我们圈子里的人的。以他的资历、经验、能力和交往,必有东山再起或洗辱雪耻的一天,最起码也能在利益上有所突破。他目前确实是走投无路了,愿兄助之扶之,但不可用之。沿江乡能用他的人不多,而老兄你绝不是那少数人中的一分子。”
向河渠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从没想过将秦经理作为他的人才。上次去会晤时就明确无误地表示秦的位置是幕后参与,这幕后两个字,秦经理自然会明白意思的。他在写完回信后在诗中写道:
宝泉来信谈正平,说是跟头不算轻。大家相处都不错,帮忙自然该力倾。
共谋生路限目前,权宜之计别当真。以他资历和能力,东山再起必然能。
目下确实无路走,可容可帮用不能。沿江用他人不多,不多人中没你名。
河渠自知有多重,只当朋友当客卿。上次谈话曾建议,幕后意思够分明。
何宝泉去深圳沿湖豆制品厂当支部书记,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自愿充军边关的。华建同他本是一对密友,不知何故,在深圳两人合作得不怎么愉快。从私人关系上说,两人都是向河渠的朋友,宝泉更密切一些。曾来一信,除对秦正平的分析外,对他自己则表示不想在深圳干下去了,要回来参加向河渠的事业,盼望保留供销一职,虚位以待。并发誓说将永远不再进乡镇企业工作。向河渠随即给他回了一信,全文如下:
“宝泉兄: 近好!
两天前我对公司姚、傅说:‘乡党委如果不将下级当人来看,只是当工具使用,要想搞好工业是不可能的。’
姚笑着说:‘拿你们当人看?嘿嘿,想得好呢,拿我们也不当人看啊。’我也笑着问他:‘那你为什么劝我不要辞职?’
听说党委想让曹老兄当公司经理,他不干,说是多则两年,少则一年将会身败名裂,他不寻这个霉头。
又传闻郭家祥的砂砖厂厂长也不打算干下去了。
秦正平的职好免,重找个象他这样的人,只怕也难。公司的经理并不那么好当,我指的是当好的话。真不知沿江的工业将向何处去?
你对秦经理的分析很有道理,我从没将他放在我的人才圈子里,只把他当朋友,当客卿。
秦经理外出十几天还没回来,国民去淮南实地考察去了,怎样干的大方案还没有商定。目前的信息是:1、淮南、涟水、项城均有电报、信或人来讲可以联办小肠综合利用项目,河北来电要我派人去面谈;2、片碱、鞋底的生产经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成败人生路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成败人生路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