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斌把需求往上一提,没多久总部就回复了。
全体都赞同文斌同志的提议。
总部命令一下,下面的行动就快如闪电。
四支,由每支二十多人组成的特殊小队,根据魏大勇给的情报,悄无声息地越过封锁线潜入了茫茫林海。
带队的是老政工王树声。他之前在冀中根据地搞敌后工作是一把好手。
队员里有能写会画的秀才,有口才绝佳的动员高手,还有精通日语、专门搞心战的人才。
他们带着精心准备的宣传品和大量的活动经费。在抗联派过来的向导带领下,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魏大勇和梁金忠的秘密营地。
“我们总算是可把你们盼来了。”魏大勇用力握着王树声的手,又给梁金忠介绍:“老梁,这位是我们王政委,是那边总部派来的帮助我们专家。专门帮我们在鬼子心窝子里搞事的。”
梁金忠看着这群虽然面带疲惫,但眼神锐利的文化人激动得不行:“太好了,我们缺的就是这个。光会打枪可不行,我们还得会攻心。”
人一到工作立刻全面铺开。
第一把火就烧向伪军那边。
针对伪军的特点王树声他们搞出了两样“法宝”来治他们。
一是 “记红黑点”。
小巧的传单就像雪片一样,通过各种隐秘的渠道流入伪军据点和炮楼。
上面写得明明白白:“给鬼子卖命欺压百姓。记黑点,黑点攒够了。八路军打过来,到时候清算到底。”
“暗中帮助百姓给抗联行方便,战场放空枪。记红点。红点攒多了算你立大功,将来可以宽大处理。”
传单最后还附上了一串简单的电台密码(假的),教伪军如何秘密传递信息。
这玩意儿一出,伪军内部直接炸锅了。
私下里一个个议论纷纷人心浮动。
“老张,你......你收到那个没?”
“嘘,你他娘的小点声。是收到了......这红黑点,搞得老子心里直突突......”
“谁不是呢?这以后被鬼子逼出去催粮,还能下狠手吗?万一被记了黑点......”
二是 “反正通行证”。
巴掌大的硬纸片,上面盖着“东北抗日联军总指挥部”的大红印章。
背面写着:持此证阵前起义或提供重要情报者,不仅保证人身安全,还可根据功劳分配土地。
这“通行证”比红黑点还狠。
简直就是一颗埋在伪军心里的定时炸弹。
不少底层的伪军已经偷偷把通行证藏在内衣里,睡觉都摸着。
就等着关键的时候给自己多找一条活路。
第二把火烧向鬼子兵营。
这项工作由懂日语的队员林海生主要负责。
他带着十几个人,编写、印刷了大量精美的日文反战宣传品。
有揭露战争真相的短文。有思念故乡的诗歌和图画。
还有教鬼子兵如何“装病”、“磨洋工”、甚至如何向八路军“安全投降”的小册子。
这些东西怎么送进去的?方法那是五花八门。
有时候是伪装成老乡的队员,趁给鬼子军营送菜的机会悄悄塞在菜筐底下。
有时候利用夜色,用弓箭或者弹弓直接射进鬼子的院子里。
甚至还策反了一个被迫给鬼子做饭的朝鲜伙夫,让他把传单混在报纸里带进去。
一开始鬼子军官暴跳如雷,下令严查收缴。
但很快他们就发现这根本堵不住。
今天搜走一批,明天不知道又从哪儿冒出来新的。
而且那些宣传品上的话,像一根针一样,扎进那些思乡厌战的普通士兵心里。
军营里的气氛明显变得压抑和怪异起来.......
第三把火也是最重要的一把火,烧向东北的父老乡亲。
王树声亲自带队,挑选那些口才好、感染力强的队员。
在梁金忠派出的武装小队保护下,深入一个个的偏僻村庄。
他们不敢白天进村,都是晚上摸进去......
在村民聚集的窝棚里,或者相对宽敞的院子里,点起小小的油灯。
没有高台,没有喇叭。
王树声就站在乡亲们中间,压低了声音。但是语气却是无比的坚定:“老乡们,我们是八路军,是共党领导的队伍。”
“我们打回来了。鬼子他长不了啦。他们在关内被我们打得屁滚尿流。”
“我们关外的人也从来没有垮掉。现在我们带着更强的力量回来了。”
他讲述关内根据地老百姓如何斗地主、分田地,如何自己当家作主。
讲述八路军如何打鬼子如何爱护百姓......
“等打跑了鬼子,我们东北的老百姓,也能过上好日子。”
“家家有地种,人人有饭吃。”
这些朴实无华的话就像一团火,点燃了东北老乡们被压抑了十几年的希望......
许多老人听着听着就抹起了眼泪。
“盼星星,盼月亮,总算把我们自己的队伍盼回来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亮剑:我的献策让老李封帅!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亮剑:我的献策让老李封帅!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