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抖音等社交平台上,网友们对项目的讨论热度居高不下。有人分享自己在绿洲艺术基地拍摄的壁画照片,感叹 “沙漠里的彩色太治愈了”;有人晒出自己捐赠的梭梭苗的二维码截图,说 “以后每年都要来看它长大”;还有人呼吁 “希望更多的电影能像《绿洲》一样,带动公益行动,让社会变得更美好”。
据基金统计,项目启动后,共有超过 5000 人通过基金官网、公众号等渠道,报名参与后续的治沙公益活动,还有不少企业主动联系基金,希望为治沙项目提供资金或物资支持。“以前我们做公益,总是担心没人关注,现在因为这个项目,越来越多的人主动加入,这让我们更有信心把治沙公益做下去,” 林晚星说。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其官方网站上,专门发文介绍 “晚星艺术基金” 的 “治沙 + 艺术” 项目,文中写道:“中国的‘治沙 + 艺术’公益项目,是用艺术赋能生态保护的典范。它不仅通过艺术创作吸引了公众对沙漠生态的关注,还创新了公益参与模式,让更多人能轻松参与到治沙行动中。这种模式为全球生态保护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值得其他国家借鉴。”
此外,国际环保组织 “绿色和平” 也对项目给予了高度评价,其负责人在采访中说:“《绿洲》电影与‘治沙 + 艺术’项目的结合,展现了文化产品在推动生态保护中的巨大潜力。它让我们看到,生态保护不只是政府和环保组织的责任,还可以通过电影、艺术等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
项目的国际影响力还吸引了国外媒体的关注,英国《卫报》、美国 CNN 等媒体都对项目进行了报道,向全球观众介绍中国的治沙公益创新,让世界看到中国在生态保护方面的努力与成就。
当 “治沙 + 艺术” 公益项目获得国内公众与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绿洲电影带动治沙公益# 话题阅读量破 25 亿,20 万棵梭梭苗成功种植在库布齐沙漠时,林晚星正站在绿洲艺术基地的壁画前,看着夕阳下的彩色图案与远处的绿色梭梭苗,心中满是欣慰。
就在这时,林晚星的脑海里响起了系统提示音:
【检测到宿主主导的 “晚星艺术基金”“治沙 + 艺术” 公益项目已达成核心目标 —— 绿洲艺术基地建成并完成沙漠壁画创作,“每看一次《绿洲》,捐赠一棵梭梭苗” 活动成功捐赠 20 万棵梭梭苗,项目获国内外公众与环保组织高度认可,推动全球对生态保护的关注,触发 “生态公益项目拓展成功” 奖励。】
【获得奖励:积分 点、爱意值 点(来自环保组织认可、公众好评、国际媒体报道)。当前剩余生命值:3238 天 5 小时(此前 3188 天 5 小时 + 50 天 = 3238 天 5 小时)。】
【解锁新任务:【9 个月内,在绿洲艺术基地开设 “生态艺术课堂”,邀请治沙专家、艺术家为当地青少年与游客讲解治沙知识与生态艺术创作;同时,联合国际环保组织,将 “治沙 + 艺术” 模式推广到非洲撒哈拉沙漠周边国家,助力全球沙漠生态保护】,任务奖励:积分 点、爱意值 点,解锁 “国际生态公益领军人物” 身份(可参与全球生态保护项目决策)。】
听到系统提示,林晚星蹲下身,轻轻抚摸着一棵刚种下的梭梭苗,嫩芽上还带着泥土的气息。“《绿洲》电影让人们看到了沙漠变绿的可能,而我们的公益项目,正在让这种可能变成现实,” 林晚星轻声说道,“未来,我们还要把这种‘治沙 + 艺术’的模式推广到更多地方,让更多的沙漠变成绿洲,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生态保护中。”
此时,远处传来了孩子们的笑声 —— 那是当地的青少年正在绿洲艺术基地的 “临时课堂” 里,听治沙专家讲解梭梭苗的生长知识。林晚星知道,生态保护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坚持。而 “晚星艺术基金” 的项目,不仅在沙漠里种下了梭梭苗,更在孩子们的心里种下了 “绿色希望” 的种子。这些种子,终将在未来长成参天大树,守护我们共同的绿色家园。
喜欢星光重启:爱意系统助我逆天改命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星光重启:爱意系统助我逆天改命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