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群社区里的孩子,每天都会来活动室写作业,林晚星团队让他们在活动室里写作业、画画,捕捉他们天真烂漫的样子。有一个小男孩看到马丽在拍戏,好奇地问 “阿姨,你是在演老师吗?我妈妈也是老师,她也像你一样教老人用手机”,马丽笑着说 “对呀,我演的是一位退休老师,以后你要是有不会的题,也可以来问我”。小男孩开心地点了点头,然后继续低头写作业,阳光照在他的脸上,格外温暖。
《人间烟火》的拍摄过程,也是剧组与社区 “双向奔赴” 的过程。林晚星要求剧组 “不打扰居民生活,多为居民着想”—— 拍摄设备避开居民休息时间,中午 12 点到下午 2 点、晚上 8 点后不进行拍摄;剧组车辆不占用社区停车位,而是停在社区外的公共停车场;工作人员不在社区内大声喧哗,不随意丢弃垃圾。同时,剧组还主动为社区居民做了很多实事,比如为独居老人准备爱心餐、帮社区整理公益物资、给孩子们送书籍与文具,让拍摄过程成为一场 “温暖的互动”。
剧组食堂每天都会准备 50 份爱心餐,送给社区里的独居老人。这些爱心餐都是根据老人的口味与健康需求定制的 —— 早餐是小米粥、鸡蛋、馒头,午餐是两荤一素一汤,晚餐是蔬菜粥、包子,少油少盐,软烂易消化。每天中午与晚上,剧组工作人员都会推着餐车,挨家挨户给老人送爱心餐,顺便陪老人聊聊天,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与生活需求。
78 岁的王奶奶是独居老人,子女都在外地工作,平时一个人生活。剧组送爱心餐的第一天,她感动得哭了,“我一个人在家,平时就随便煮点面条吃,没想到你们还特意给我送热饭,比我子女想得还周到”。工作人员笑着说 “奶奶,以后我们每天都来给您送,您要是想吃点什么,也可以跟我们说”。从那以后,王奶奶每天都会在门口等工作人员,有时候还会给他们准备一些水果与零食。
还有一位李爷爷,患有糖尿病,剧组特意为他准备了无糖的爱心餐,每天的主食都是杂粮饭,菜品也以蔬菜、瘦肉为主。李爷爷说 “你们太用心了,连我有糖尿病都记得,这份关怀比什么都珍贵”。
社区活动室里有一个 “公益角”,平时居民会捐赠一些衣物、书籍、玩具,然后由社区志愿者分发给有需要的人。拍摄期间,林晚星发现 “公益角” 的物资有些杂乱,便组织剧组工作人员利用休息时间,帮社区整理公益物资 —— 将衣物按照季节、尺寸分类打包,将书籍按照年龄段、类型摆放整齐,将玩具进行清洗消毒。
演员林玥是新人演员,平时没有戏份的时候,就会来 “公益角” 帮忙整理物资,“我以前在学校也做过志愿者,知道整理物资有多辛苦,能为社区出一份力,我很开心”。有一次,她在整理书籍时,发现一本儿童绘本的封面坏了,便找来胶水,小心翼翼地把封面粘好,“这本书孩子们肯定很喜欢,不能让它坏了”。
社区志愿者刘姐说 “以前整理公益物资,都要我们自己忙好几天,没想到剧组的人这么热心,帮我们整理得又快又好,还捐赠了很多新的书籍与文具,这份心意我们都记在心里”。
拍摄间隙,剧组还主动参与社区组织的活动,与居民一起包饺子、过节日、参加公益讲座,让剧组与社区真正 “融合” 在一起。
端午节那天,剧组与社区居民一起在活动室包饺子,陈建斌、马丽等演员也加入其中,跟着居民学习包饺子。“我以前从来没包过饺子,今天跟阿姨们学了,才知道包饺子还有这么多技巧,” 马丽说,“你看我包的这个,像不像一个小元宝”。居民们笑着说 “马老师,你包得挺好,以后可以经常来跟我们一起包”。
还有一次,社区组织 “健康讲座”,邀请医生来给居民讲解老年人保健知识,剧组工作人员也来听讲座,还帮医生分发宣传资料。医生说 “没想到剧组的人这么关心居民的健康,这种社会责任感值得称赞”。
《人间烟火》的开机与拍摄,吸引了众多媒体的关注。《人民日报》《解放日报》《文汇报》等主流媒体都派记者来到社区,采访林晚星、主创团队与社区居民,报道影片的拍摄理念与背后的温暖故事。
《人民日报》的报道中写道:“《人间烟火》没有宏大的叙事,也没有耀眼的明星,却用最真实的场景、最自然的表演、最温暖的故事,打动了无数人。影片将镜头对准社区里的普通人,记录他们的生活、他们的善意、他们的成长,让平凡日子里的温暖被更多人看见,也让更多人相信,生活中的小美好,就藏在一笼包子、一个包裹、一句寒暄里。”
新华社则评价影片:“《人间烟火》是一部‘接地气’的电影,它不回避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却更注重展现困难背后的善意与坚持。影片用实景拍摄还原生活,用居民参与展现真实,让电影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艺术,而是‘贴近生活’的镜子,让观众在电影里看到自己的影子,感受到身边的温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星光重启:爱意系统助我逆天改命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星光重启:爱意系统助我逆天改命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