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活动室是影片中 “退休教师刘阿姨教老人用手机”“居民一起开会” 等戏份的拍摄地。这间活动室面积不大,墙壁刷成了淡蓝色,上面贴着孩子们的书法作品与社区活动的照片,靠窗的位置放着一张长条桌,周围摆着十几把塑料椅子,桌角还有一道被热水烫过的痕迹,这些都是活动室原本的样子。
改造团队只做了两件小事:一是将活动室的窗户擦干净,让阳光能更好地照进来;二是在长条桌上铺了一块洗得有些发白的蓝色桌布,这块桌布是社区居民王阿姨送的,她说 “这桌布我用了五年,干净得很,你们拿去用,拍出来肯定好看”。
“活动室里的每一件东西都有故事,” 导演张涛说,“墙上的书法作品是社区里的孩子写的,照片是居民一起参加春游时拍的,桌布是王阿姨送的,这些东西不是道具,而是社区邻里情的载体。有一场戏,刘阿姨教老人用手机,一位真实的社区老人忘词了,随口说了句‘姑娘,你再教我一遍,我记性不好’,马丽很自然地回应‘没事阿姨,咱们慢慢来’,这段即兴表演比剧本里的台词更动人。”
《人间烟火》的群演全部由社区居民担任,他们不需要背诵台词,也不需要刻意表演,只需要在熟悉的环境里做自己平时做的事 —— 在早餐店买包子、在快递站取快递、在社区活动室聊天、在楼下晒太阳…… 这些最自然的动作与表情,成为电影中最动人的 “烟火气”。林晚星说:“社区居民不是‘背景板’,而是‘主角’,他们的每一个笑容、每一句话语,都是生活最真实的写照,也是电影最珍贵的素材。”
每天清晨,社区里的老人们都会准时来 “张记早餐店” 买早餐,他们有的是退休教师,有的是环卫工人,有的是全职妈妈,彼此熟悉得像家人一样。林晚星团队邀请这些 “老顾客” 继续来早餐店买早餐,让他们在镜头前展现最自然的互动。
72 岁的李奶奶是早餐店的常客,每天都会来买一笼菜包、一碗豆浆。拍摄那天,她像往常一样走进早餐店,看到陈建斌系着围裙,笑着说 “张叔,你这新帮手看着挺面生啊,是你家亲戚吗”,陈建斌愣了一下,随即笑着回应 “奶奶,我是张叔雇的帮手,以后您来买早餐,我给您多盛点豆浆”。这段即兴对话被镜头完整记录下来,导演张涛说:“李奶奶的笑容、语气,都是装不出来的,这种‘熟稔’的感觉,比任何剧本都更有感染力。”
还有一位环卫工人王师傅,每天都会来早餐店买两个肉包,然后坐在门口的台阶上吃。拍摄时,他依然坐在台阶上,一边吃包子一边跟陈建斌聊天,“小伙子,你这揉面的手艺还得练,张叔揉的面比你有筋道”,陈建斌笑着点头,“师傅您放心,我一定好好学,以后让您吃到我揉的包子”。王师傅的话里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充满了市井生活的质朴与温暖。
社区快递站每天都有很多居民来取快递,他们有的是来取孩子的玩具,有的是来取父母寄来的特产,有的是来取自己买的衣服。林晚星团队让这些居民像往常一样来取快递,捕捉他们取件时的表情与动作 —— 有的居民看到快递会开心地笑,有的会迫不及待地拆开包装,有的会拿出手机给家人打电话 “快递到了,你快回来看看”。
社区居民小吴是一位年轻妈妈,每天都会来快递站取给孩子买的奶粉与玩具。拍摄那天,她看到快递站里的摄像机,有些紧张,手都有些发抖。演员王浩看到后,主动跟她聊天,“姐,你这是给孩子买的玩具吧,我侄女也喜欢这个”,小吴一下子放松下来,跟王浩聊起了孩子的趣事。取完快递后,她还对着镜头说 “希望电影能拍出咱们社区的样子,让更多人知道,咱们这小社区里,日子过得可红火了”。
还有一位独居的张爷爷,每天都会来快递站看看有没有子女寄来的快递。拍摄时,他没有取到快递,有些失落,王浩看到后,主动安慰他 “爷爷,您别着急,说不定明天就到了,您要是有需要,我帮您查一下物流信息”。张爷爷感动地说 “小伙子,谢谢你,你比我家孩子还贴心”。这段互动没有剧本,却充满了邻里之间的善意与牵挂。
社区活动室里,每天都会有居民来参加活动 —— 退休老人来下棋、聊天,年轻妈妈来参加育儿讲座,孩子们来写作业、画画。林晚星团队邀请这些居民继续来活动室参加活动,拍摄 “刘阿姨教老人用手机”“居民一起开会” 等戏份。
社区居民刘阿姨是一位退休教师,跟影片中的 “刘阿姨” 角色很像,她主动提出要帮马丽 “搭戏”,教她如何与老人沟通。“跟老人说话要慢一点,声音要大一点,还要有耐心,他们记性不好,同一个问题可能会问好几遍,你不能不耐烦,” 刘阿姨一边教马丽,一边给活动室里的老人演示如何用手机视频通话,“你看,点这个绿色的图标,然后找到你想通话的人,再点这个‘视频通话’按钮,就行了,很简单吧”。老人们听得很认真,时不时会提出问题,刘阿姨都一一耐心解答,马丽则在一旁认真学习,时不时还会帮老人们操作手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星光重启:爱意系统助我逆天改命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星光重启:爱意系统助我逆天改命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