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基金在欧洲、美洲、大洋洲共建设艺术教育中心 300 所,资助青少年艺术项目 1000 个,受益人数超过 300 万,37 名受助青少年考入国内外专业艺术院校。
随着 “晚星艺术基金” 公益成果的不断积累,林晚星团队开始思考如何将 “艺术公益” 的经验推广到全球,让更多组织与个人参与进来。2029 年 6 月,基金在北京发布《全球艺术公益白皮书》,同时发起 “全球艺术公益联盟”,标志着基金的公益事业从 “单点实践” 走向 “全球协作”。
《全球艺术公益白皮书》是 “晚星艺术基金” 三年公益实践的总结与思考,全书分为 “全球艺术公益现状”“晚星艺术基金实践案例”“艺术赋能可持续发展路径” 三个部分,收录了基金在六大洲的 100 个典型公益案例,提出了 “艺术赋能可持续发展” 的核心理念 —— 艺术不仅能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还能在教育公平、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社区发展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支持。
白皮书指出,“艺术赋能可持续发展” 可通过三条路径实现:一是 “艺术教育赋能”,为贫困地区、特殊群体提供艺术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培养具有创造力的人才;二是 “艺术传播赋能”,用艺术的形式宣传环保、文化传承等理念,提高公众的意识与参与度;三是 “艺术产业赋能”,帮助传统手工艺者、原住民艺术家将作品转化为商品,形成 “文化产业 + 公益” 的模式,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阿祖莱在白皮书发布会上说:“《全球艺术公益白皮书》提出的‘艺术赋能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全球公益事业提供了新的思路。晚星艺术基金的实践证明,艺术不仅是‘美的表达’,更是‘改变的力量’,我们将把这份白皮书纳入‘全球公益实践案例库’,向全球推广其经验。”
为了推动 “艺术赋能可持续发展” 理念的落地,“晚星艺术基金” 联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 “全球艺术公益联盟”,邀请全球 20 个国家的公益组织、50 位国际艺术家加入。联盟的主要任务包括:开展 “全球艺术公益交流活动”,组织成员分享公益经验;发起 “跨国艺术公益项目”,如 “全球青少年艺术联展”“濒危文化艺术传承计划” 等;建立 “艺术公益资源库”,整合全球的艺术教育资源、艺术家资源、资金资源,为成员提供支持。
联盟成立后,首个跨国项目 “全球青少年艺术联展” 迅速启动。来自全球 50 个国家的 1000 名青少年艺术家,围绕 “可持续发展” 主题创作作品,联展将在北京、纽约、伦敦等 10 个城市巡回展出,优秀作品还将被制作成 “艺术公益明信片”,通过义卖筹集公益资金,用于资助贫困地区的艺术教育项目。
“加入联盟后,我们能与更多国家的公益组织合作,学习他们的经验,” 肯尼亚 “艺术梦想中心” 负责人说,“比如我们计划与法国的公益组织合作,开展‘自闭症儿童艺术交流活动’,让肯尼亚的自闭症儿童与法国的自闭症儿童通过艺术作品交流,这对孩子们的成长会很有帮助。”
国际艺术家们也积极参与联盟项目。法国画家皮埃尔计划前往亚马逊雨林,与土着居民合作创作 “雨林生态壁画”;中国古琴演奏家李祥霆则打算在全球开展 “古琴公益巡演”,用古琴音乐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为艺术公益项目筹集资金。“艺术没有国界,公益也没有国界,” 皮埃尔说,“我们希望通过联盟,用艺术的力量连接全球,为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当 “全球艺术公益联盟” 的首批跨国项目顺利启动,《全球艺术公益白皮书》被 100 多个国家的公益组织下载参考,林晚星正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参加 “全球可持续发展论坛”。论坛上,她作为 “艺术赋能可持续发展” 理念的提出者,分享了 “晚星艺术基金” 的公益经验,台下来自各国的代表纷纷举手提问,希望了解更多艺术公益的实践方法。
就在这时,林晚星的脑海里响起了系统的提示音:
【检测到宿主主导的 “晚星艺术基金” 实现六大洲公益覆盖,《全球艺术公益白皮书》获得国际认可,“全球艺术公益联盟” 成功发起,推动全球艺术公益事业发展,触发 “公益项目重大突破” 奖励。】
【获得奖励:积分 点、爱意值 点(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表彰、国际公益组织认可、全球受益群体反馈)。当前剩余生命值:2426 天 5 小时(此前 2366 天 5 小时 + 60 天 = 2426 天 5 小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星光重启:爱意系统助我逆天改命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星光重启:爱意系统助我逆天改命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