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矶迪士尼影业总部的会议室里,落地窗外是好莱坞山的轮廓,室内的长桌两端,林晚星与迪士尼影业总裁鲍勃?艾格相对而坐。桌面上摊开的《海洋奇缘》初步企划书旁,放着一份厚厚的海洋环保报告 —— 封面印着 “太平洋垃圾带现状”“珊瑚礁白化数据” 等字样,边角处密密麻麻写满了批注。
“晚星,你的团队提出的‘用冒险故事讲环保’,正是我们一直在寻找的方向。” 鲍勃?艾格指着企划书中的剧情梗概,眼中带着兴奋,“迪士尼拍过很多海洋题材,但从未像这样,把‘拯救海洋’与‘多元文明对话’结合得如此紧密。”
林晚星拿起环保报告,翻到夹着书签的一页 —— 那是中国东南沿海某渔村的照片,海水里漂浮着塑料垃圾,曾经繁茂的珊瑚礁变得灰白。“这是我去年考察时拍的,当地渔民说,十年前还能看到成群的海豚,现在只能偶尔见到搁浅的幼鲸。” 她的声音带着一丝沉重,“《海洋奇缘》不只是一部冒险电影,我们想让观众看完后,真的愿意为保护海洋做些什么 —— 哪怕只是少用一个塑料袋。”
这场持续三个小时的会议,敲定了《海洋奇缘》国际合拍的核心框架:由晚星娱乐与迪士尼影业联合出品,林晚星担任总制片人,迪士尼金牌导演约翰?马斯克执导,融合中、美、印、波利尼西亚等多国创作力量,打造一部 “兼具冒险热血与环保深度,既有文化碰撞又有情感共鸣” 的跨国大片。消息一出,立刻引发全球影视圈关注,不少媒体评价其 “开创了‘环保主题国际合拍’的新范式”。
《海洋奇缘》的合作,并非偶然。早在《丝路传奇》全球热映时,迪士尼便注意到晚星娱乐在 “跨文化题材” 上的独特优势 —— 既能尊重不同文明的差异,又能找到共通的情感内核。而林晚星团队长期关注的 “海洋环保” 议题,恰好与迪士尼 “用故事传递正能量” 的理念不谋而合。
“我们接触过很多环保题材的合作提案,但大多停留在‘口号式说教’。” 迪士尼制片人道格?梅里菲尔德回忆道,“直到看到晚星团队的企划书,里面不仅有完整的故事线,还有详细的‘电影 + 环保’联动计划 —— 比如联合海洋保护组织发起‘清理海岸线’活动,在影片上映时推出‘无塑料观影’倡议。这种‘从故事到行动’的闭环,让我们看到了合作的可能性。”
林晚星团队的环保理念,带着鲜明的 “东方特色”。“中国传统文化里,‘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思想,与现代环保理念高度契合。” 她在会议上解释道,“《海洋奇缘》中的女主角阿雅,不是‘超级英雄’,而是一个受妈祖文化影响的渔村少女,她对海洋的敬畏,源于‘海洋是生命之源’的传统认知。这种‘以文化为根基’的环保表达,比单纯的‘拯救世界’更有感染力。”
迪士尼团队被这种 “文化 + 环保” 的思路打动。“西方观众对‘个人英雄主义’的冒险故事很熟悉,但‘基于文化传承的环保使命’是全新的视角。” 约翰?马斯克说,“比如阿雅在冒险中遇到的困境,不是靠超能力解决,而是靠不同文明对海洋的理解 —— 中国的‘妈祖指引’、印度的‘海洋神只传说’、波利尼西亚的‘航海智慧’,这种‘多元合力’的解决方式,比单打独斗更有现实意义。”
晚星娱乐与迪士尼的合作,实现了 “资源最大化互补”。晚星娱乐在 “东方文化挖掘”“新人演员培养” 上的优势,与迪士尼在 “全球发行网络”“特效制作技术” 上的实力,共同为《海洋奇缘》搭建起 “全球化制作” 的框架。
“我们计划在全球四个地点取景 —— 中国福建东山岛、印度喀拉拉邦、波利尼西亚大溪地、美国夏威夷,每个地点都由当地团队参与拍摄,确保文化呈现的真实性。” 林晚星介绍道,“迪士尼的特效团队将负责‘海洋之心’‘海底秘境’等奇幻场景的制作,而我们的团队会主导‘渔村生活’‘部落仪式’等现实场景的拍摄,两者结合,既能保证视觉震撼,又能传递真实的情感。”
迪士尼的全球发行网络更是为影片 “保驾护航”。“《海洋奇缘》计划在全球 180 个国家和地区同步上映,覆盖超过 50 种语言版本。” 鲍勃?艾格说,“我们会针对不同市场调整宣发策略 —— 在亚洲市场突出‘妈祖文化’‘渔村故事’,在欧美市场强调‘冒险精神’‘环保议题’,在印度市场聚焦‘部落首领’的角色魅力,确保影片在每个市场都能引发共鸣。”
《海洋奇缘》的故事,以 “寻找海洋之心” 为主线,串联起 “文化碰撞”“环保行动”“自我成长” 三条副线,既充满热血冒险的张力,又蕴含深刻的环保理念与文化思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星光重启:爱意系统助我逆天改命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星光重启:爱意系统助我逆天改命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