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芒少年” 作为偶像团体,擅长唱跳表演,他们在艺术基地开设的 “流行歌舞课”,充满了青春活力,让孩子们感受到音乐与舞蹈的感染力,也让他们变得更加开朗、自信。
在甘肃敦煌的基地里,“星芒少年” 的队长张杰正教孩子们跳《逆光》的舞蹈片段。孩子们跟着节奏摆动身体,虽然动作不够标准,但眼神格外认真。“跳舞最重要的不是‘跳得好不好’,而是‘有没有投入感情’。” 张杰说,“《逆光》这首歌讲的是‘勇敢面对困难’,你们跳舞的时候,要想象自己在追逐梦想,这样动作才会有力量。”
13 岁的男孩小凯,以前很自卑,不敢在别人面前唱歌跳舞。但在 “星芒少年” 的鼓励下,他逐渐打开心扉,不仅积极参与舞蹈练习,还主动报名在基地的文艺晚会上表演。“以前我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 小凯说,“但杰哥告诉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只要勇敢展示,就会被看到’。现在我喜欢上了跳舞,也变得更自信了。”
“星芒少年” 还会和孩子们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 —— 他们如何从普通学生成为偶像团体,如何克服训练中的困难,如何面对外界的质疑。“我们想告诉孩子们,梦想不是遥不可及的。” 张杰说,“只要有目标,有努力,不管身在何处,都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每次离开基地前,“星芒少年” 都会和孩子们约定:“下次来,我们要看到你们的进步,听到你们的歌声,看到你们的舞蹈。” 这种约定,像一份 “青春的承诺”,激励着孩子们不断努力,也让 “星芒少年” 更加明白作为偶像的社会责任。
“星语少女” 以甜美的歌声和温柔的形象着称,她们在艺术基地开设的 “音乐启蒙课”,注重 “心灵沟通”,通过教孩子们唱歌、创作,倾听他们的心声,用音乐搭建起通往心灵的桥梁。
在云南丽江的基地里,“星语少女” 的主唱林溪正教孩子们唱《小幸运》。她没有让孩子们机械地模仿,而是先问他们:“你们觉得‘幸运’是什么?是收到礼物,还是和家人在一起?” 孩子们纷纷分享自己的 “幸运时刻”,有的说 “奶奶做的丽江粑粑很好吃,很幸运”,有的说 “和小伙伴一起在山上看星星,很幸运”。
“那我们就把这些‘幸运时刻’唱进歌里好不好?” 林溪笑着说,她和孩子们一起改编歌词,把 “丽江粑粑”“山上的星星” 都编进《小幸运》的旋律中,变成了一首独特的 “丽江版小幸运”。当孩子们一起唱道:“原来你是我最想留住的幸运,原来我们的幸运在这里 —— 丽江的雪山,粑粑的香气,还有小伙伴的笑声里。” 时,在场的老师和艺人都忍不住热泪盈眶。
林溪还会和孩子们一对一交流,倾听他们的烦恼。11 岁的纳西族女孩拉姆,因为父母离异,一直很内向。林溪陪她坐在丽江古城的河边,听她讲自己的心事,还教她用树叶吹简单的旋律。“以后难过的时候,就吹吹树叶,或者唱唱歌,把烦恼都发泄出来。” 林溪对拉姆说,“音乐是最好的朋友,它会一直陪着你。”
离开基地时,拉姆送给林溪一片自己画过画的树叶,上面写着:“林溪姐姐,谢谢你的歌,它像阳光一样温暖。” 林溪把树叶珍藏在钱包里,她说:“这是我收到过最珍贵的礼物。它让我明白,艺人的价值不仅在于舞台上的表演,更在于用自己的力量,温暖别人的心灵。”
“晚星艺术基金” 发起的 “艺术梦想征集” 活动,面向 10 个西部省份的 100 所艺术教育基地,收集孩子们的绘画、书法、音乐、舞蹈作品,精选出 1000 件优秀作品,在上海、北京举办 “西部少年艺术展”,让西部少年的艺术梦想 “被世界看见”,也让更多人关注西部艺术教育的发展。
“艺术梦想征集” 活动启动后,孩子们的参与热情格外高涨。他们用画笔描绘大山里的风光、家里的生活、未来的梦想;用歌声唱出对家人的思念、对家乡的热爱、对未来的期待;用舞蹈展现民族的特色、青春的活力、创造的快乐。每一件作品,都承载着孩子们的情感与梦想,都闪耀着纯真与创造力的光芒。
在四川大凉山,阿依提交了自己创作的彝族民歌《大山里的星星》,还附上了一段自己弹吉他演唱的视频。视频里,她穿着彝族服饰,站在山坡上,身后是连绵的大山和满天的星星,歌声清亮而真挚。“我希望通过这首歌,让更多人知道,大山里的孩子也有音乐梦想。” 阿依说。
在甘肃敦煌,小宇提交了自己临摹的敦煌壁画 “飞天反弹琵琶”,还在画的旁边写道:“我长大想当一名敦煌画师,把飞天画得更漂亮,让更多人喜欢敦煌文化。”
在云南丽江,纳西提交了自己制作的 “雪山粑粑” 造型作品,还附了一张照片 —— 照片里,她和爸爸妈妈一起,把 “雪山粑粑” 送给了村里的老人。“我希望大家知道,丽江粑粑不仅好吃,还能做成艺术品。我想把丽江的美食和文化,分享给更多人。” 纳西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星光重启:爱意系统助我逆天改命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星光重启:爱意系统助我逆天改命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